在向大家介紹了如何選擇天然固定點以及架設繩索三大原則-備援、分力及平均受力之後,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繩索固定點架設之實戰技巧。
文/攝影=吳旭昇
首先,我們要準備好架設固定點三大器材,繩索、扁帶及勾環。繩索依其特性可分為靜力繩、動力繩及浮水繩,靜力繩彈性較小適用於架設溪谷垂降及普魯士沿繩上攀系統;動力繩彈性大適合於先鋒攀登確保用;而浮水繩有浮水及不吸水的特性,但強度較弱,較適合用於溪谷深潭橫渡中人員器材之拖拉,繩索一般採用九~十一公釐,可當作主繩,也可用於架設固定點,裁切過後的主繩,長度不夠長,不適用於攀登,但可用於架設固定點。
扁帶又稱傘帶,由於其扁平及拉力強的特性,相較於九~十一公釐的圓繩,有質輕不佔空間的特性,可裁取多條適當長度的扁帶,以水結連結成扁帶環;或是選購制式繩環,制式繩環就是巳縫製好的扁繩環,相較於水結打成的扁帶環,強度及安全性更高,可快速圈套樹幹及岩石,形成穩固的固定點。
勾環可分為有鎖及無鎖,可作為固定點和主繩間的連結之用,一般是使用有鎖勾環來連結,若在有鎖勾環不足夠的狀況下,可採用兩個無鎖勾環,以開口方向相對的方式來取代一個有鎖勾環。
扁帶圈套樹幹之使用方法
[vc_column_inner width=”1/2″]

[vc_column_inner width=”1/2″]

[vc_column_inner width=”1/2″]

[vc_column_inner width=”1/2″]

扁帶V型系統架設法
[vc_column_inner width=”1/2″]

當一個固定點失效時,有鎖勾環會整個從扁帶環上滑開,失去了二組固定點備援的意義。
[vc_column_inner width=”1/2″]

其中一個固定點失效,有鎖勾環仍然掛在扁帶環上。
扁帶及圓繩混用架設法

單純使用圓繩架設法
在不使用扁帶環的情形下,可以直接採用圓繩,運用雙套結或稱人結繫於樹幹或岩石。在沒有足夠扁帶及勾環的狀況下,若所擕帶主繩夠長,可以採取該方式來架設固定點系統。[vc_column_inner width=”1/3″]

[vc_column_inner width=”1/3″]

[vc_column_inner width=”1/3″]

溪谷的環境變化萬千,可能上次來這溪谷時,這樹這石還在,下次再來時就不在了,所以必須在遵守架設原則下,不斷累積經驗,才能在陌生且不斷變化的環境下,同時也可能在器材缺乏的狀況下,快速確實地架設好安全的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