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便單薄的特異功能
不同於在寒冷氣候當中,可以用多層不同的衣物,達到防護與保暖的功用。在炎熱的天氣下,貼身的衣物就成了最重要也關鍵的因素,因為只能穿上這一層,衣物的排汗與防護功用就顯的格外的重要。不同的戶外運動,會需要使用到不同的貼身衣物,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最終目的就是要提供身體的舒適度與隔絕外在的傷害因素。從這點來看,夏季時的炎熱高溫,讓排汗與快乾已經成了最基本的功能。而隨著運動種類的不同,這層的貼身衣物也會加上不同的專門功用,薄薄的一層衣物,功效可是不能小看,至於怎麼選、怎麼穿,那就先看看一路報導為您精選的特別企畫。
排汗
這是所有夏季戶外運動的貼身衣物中,最不可少掉的一種,也是市面上選擇最多的一款。因為排汗衣有著加速排汗與乾燥的功用,基本上除了水下的運動之外,幾乎任何陸上運動都適合穿著。不管使用的是哪一種材質,價格是高還是低,這種衣物就是要達到排汗與快乾,這樣說起來雖然很基本,這卻是夏天在運動時你唯一需要的功能之一。從生物理論上來說,人體在活動的時後會產生熱能,這些多餘的熱能與肌肉運動後的廢棄物,就會隨著汗液與尿液等等排泄而出,不受大腦控制的汗液,在運動時就成了排除身體多餘熱能的最直接方式。不過現在大概沒有人出門爬山是光著身子,身上的汗水多少會被貼身衣物所吸附,幾個小時下來就成了排熱的一大阻礙,濕黏的衣服在身上也是另外一種的不舒服。而排汗衣的出現,就是為了要加速汗水通過衣物的速度,由人體的皮膚直接經由特殊材質的吸附,穿透到衣物的外層,加速汗水與空氣接觸的速度,也可以間接幫助人體體溫的降低。
說的簡單,要做到排汗可不是一般的棉、麻等布料可以達到的功能。因為這些材質內層雖然可以吸收汗水,但是卻無法讓汗水順利擴散到衣物與外層空氣接觸的表層,無法加速汗水的排出。只要排汗量稍微增加,整件衣服就如同吸了水的海綿,這時不但無法吸收身體繼續排出的汗水,連帶也會影響到體溫的調節,當然會降低體能的表現。而專門為排汗設計的材質,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毛細孔原理,以特殊編織法將布料分為內外二層;或者內外不同織法的單層布料。
與皮膚接觸的內層,主要是採用吸收力高的材質專門吸收汗水,外層則是採取了加速水分擴散與空氣接觸的材料,而在二層中間則要防止外層水分的回滲,藉由內外層的「吸收—擴散」效用,來達到排汗與加速乾燥的功效。
因為排汗衣有著加速排汗與乾燥的功用,理所當然是夏季時的主要衣物,也可以在氣溫較低的環境下當作底層穿著,一年幾乎12個月都穿的上。不過即使如此,不同的運動還是有些許的差別,在合身度與重量上都得要衡量自己的需求,才不會買到後悔,放在衣櫃中墊底喔。
防曬
除了炎熱容易流汗之外,夏季裡另外一個惱人的問題,就是太陽所射出的紫外線。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光線,最容易造成皮膚曬傷,甚至引發皮膚癌。經常在海岸進行水域活動的話,使用防曬乳液當然是最常見的防曬方式,除此之外,穿著貼身的防曬衣也是另外一種不錯的選擇。以特殊設計的布料密度、織法、伸縮性、加上吸收紫外線的塗料,在衣物的材質中就加入了防曬的功能。這種衣物的種類與款式眾多,除了運動穿著之外,一般戶外出遊甚至是工作時也可以穿著,是使用場合較不受到限制的衣物之一。
什麼是毛細孔原理?
排汗衣每家的款式都不相同,但是讓汗水與濕氣排出的原理,都是採用所謂的「毛細孔原理」。顧名思義,所謂的「毛細孔原理」,就是模擬人體皮膚毛細孔的作用,利用在纖維中加入下寬上窄的微小細管,利用管內上、下端壓力不同,讓水分自行排出至細管較窄的外端。簡單的物理作用,就成了防止衣服濕答答的最大功臣,這種出自於人體皮膚的原理,也難怪排汗衣要號稱人體另外一層皮膚了。
不同用途的貼身衣物
貼身衣物除了內衣之外,也有其他不同的功能與用途。
「排汗」與「快乾」雖是貼身衣物的主要用途,但絕不是只有這樣,不同的運動還是得用上不同種類的服裝。
水母衣
常常使用於各種水上活動,這種衣物正確的全名為Dive Skin,顧名思義就可以知道是用於潛水時所穿著。通常是一層相當薄的彈性材質所製成,最初設計的目的是供給潛水者在非常溫暖的水域潛水使用,等於是薄如蟬翼的一件潛水衣,或者是在寒冷水域內穿在潛水衣下的內層內衣。不過由於十分的貼身,又輕薄好穿,加上具有基本的防護作用,部分甚至還具有防曬的功能。它也可以阻擋輕微的岩石刮磨,以及一定數量水母的螫刺,使用範圍就不限於一般的深潛潛水。許多不同種類的水上運動,如衝浪、浮潛、風帆、泛舟…等等,基本上都是水母衣適用的範圍。
單車衣
與基本排汗快乾內衣同出一門的表兄弟,專為單車騎士所設計的車衣,是快乾內衣外另一個市場上常見的貼身衣物。同樣具有快速吸收水分與快速擴散汗水的功能,單車車衣卻加上了一些專門為單車騎士設計的功能。材質上也許大同小異,但是單車運動當然不同於登山健行,所以這種穿著也有專屬的功能設計。首先最常為人注意的,就是近乎緊身內衣的設計與尺寸,這是為了要在騎乘單車時,減低衣物所造成的風阻。平常走路或者慢速騎乘時可能感覺不到衣物帶來的「拖阻」(DRAG),但是一旦速度超過20公里以上,或者遇到強風時,衣物造成的風組就會相當明顯。
另外一個不同之處,便是大部分的車衣,後下背的部分都會增加好幾個口袋。主要是增加騎乘者的置物空間,因為單車騎乘的姿勢不適合背負大型的背包,這些口袋可以放置如備胎、工具、雨衣等等的小物品,只要伸手便可拿取,這也是專門為單車騎士設計的實用功能取向。
布料材質種類
貼身衣物除了功用與設計不同之外,另外一個也讓人眼花撩亂的,就是百家百種的材質種類。雖然基本的主要功能大同小異,但是幾乎每個戶外服裝品牌都有自家專用的布料。雖然種類多的如天空落下的雨滴,但是基本上這些布料可以分為天然與人造二種,各有不同的優缺點。
天然纖維
做為衣物的天然布料,最常見的就是棉、麻、以及羊毛等幾種質料。這種天然的織物原料,最大的好處就是舒適。以棉麻來說,由於織物當中的纖維相當的柔軟,與人體接觸時的舒適度最好。但是這二種材質的優點也就到此為止,他們的缺點就是不容易排除濕氣。只能容納些許的汗水量,一旦水分多出那麼一點,整件衣服就會變成一塊濕皮,黏在身上而且又完全不透氣。而要說到透氣度與排汗度,天然布料當中最好的就是羊毛了,可以快速的排除濕氣,而且乾燥速度也較棉、麻快些。這種布料看起來對戶外運動的確相當適合,但是羊毛的舒適度相當不好,而且布料雖然容易排除濕氣,但透氣性與降溫效率都不高。夏天穿著羊毛的衣服,有可能會被摀出一身汗來。至於價格上來說,通常棉、麻等等的材質較為平易近人,價格也不容易到讓人喳舌的高價。但是羊毛可就另當別論,高級的羊毛,通常會經過繁複的處理程序,達到最基本的舒適度,工法多了好幾層,價格自然也較高。
化學纖維
天然布料之外,化學合成的纖維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如果用飛機來比喻的話,天然纖維就有如螺旋槳飛機,而化學纖維則是高速的噴射機。從一開始所謂的PP,長青樹般的Cool Max,再到目前五花八門的各種纖維,市面上的化學纖維布料幾乎可以近百種。但是不管是哪一個,主要的功能就是快乾加排汗。這些以人工合成的纖維,在纖維當中便加入了可以促進排汗與透氣的結構,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增加快乾的效果,重量上也會降低不少。不過這些布料畢竟是人工合成,為了要達到快乾排汗的效果,加上講求輕量化,舒適度上還是比不上傳統的天然布料。不過二害相權取其輕,雖然沒有天然棉的舒服,現今化學纖維的舒適度還是可以讓人接受,加上功能性取向,舒適度只要某種程度以上就可以了。至於價格;由於化學纖維布料牽涉到研究與開發,加上在製造過程上多半需要比較繁瑣的程序,價格通常會較棉、麻等天然纖維來的高。
剪裁與織法
除了布料材質可以影響到排汗的特性之外,夏季排汗衣另外一個要素,就是剪裁、織法、以及不同材質間的搭配。
剪裁
既然做為第一層的貼身衣物,在剪裁上也需要有著不同的考量。大體上來說,為了身體的活動方便,同時也為了輕量化的考量,排汗衣的剪裁會偏向較為合身。在活動較多的肩膀與腰部等部位,偏向較為緊身的作法,除了可以讓動作更為俐落之外,也可以增加衣物與皮膚的接觸面積,間接增加對汗水的吸收力。不過每家廠牌的剪裁與版形都不盡相同,在選擇尺寸時挑選較小的尺寸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不過可別以為只要緊身就是好,降低風阻的單車衣除外,太緊的貼身衣物有時候反而會限制住身體的活動度,這可是得要小心注意的。
編織密度
剪裁之外,貼身衣物另一個重點,就是布料的編織密度。簡單來說,編織密度高的,對於汗水吸收的效果也較高些,但是相對的透氣性就會降低。反過來說,密度低的布料透氣性雖然高,不過吸收能力容易飽和,一旦大量流汗時,衣物同樣會成為濕答答的一片。在材料還沒有更新的突破之前,其中的取捨就得根據自身的感受,搭配上當時的天氣來做抉擇了。
複合材質
由於排汗衣講求的是輕量與功能化,常會使用到不同的布料,達到輕量與排汗間的最大平衡。舉例來說,最常見的就是於腋下至腰際的部位,採用編織密度低但是透氣性佳的材料。由於人體這個部位通常較容易流汗,可以在此增加透氣性來調節體溫。至於胸部與背部則是容易累積汗水的部位,就採用排汗效率高的布料,二者平衡來達到最好的功能效率。
最新趨勢
排汗衣雖然只是薄薄的一件,但是其中的學問可是不少。每年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技術改良,單純只是透濕快乾,在市場上只能算是最基本的功能。除此之外,剪裁不但要合身,同時還得要搭配多向伸縮的布料,提高身體活動的靈活度與衣物貼身度。另外,輕量化絕對是不可避免的走向,即使只是減少個幾十克,長時間下來對身體的負擔也大大不同。而多種布料的搭配編織更是關鍵,利用不同布料的特性,讓衣物的功能最佳化,還可以省下不少研發與製造的成本,降低商品的售價。
撰文/費工信
圖片/莫名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