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來說,上班時有水可以喝,平日有地方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對於俗稱「巡山員」的護管員來說並非如此。起薪26K,靠辣椒水、山刀搏命、救火三天不闔眼,這是我國森林護管員的寫照,其他國家的護管員又是如何?
最新一份綜合了亞洲、非洲政府護管員的工作條件調查報告顯示,他們平均每週工作76小時,日夜都要工作,每天收入不到9美元,其中60%的人甚至在執勤時無法獲得飲水等基本補給。
非洲護管員喬治(George Athanas),攝於坦尚尼亞塞盧斯野生動物保護區(Selous Game Reserve)。圖片來源/WWF Global
好像對抗盜獵還不夠有挑戰性,護管員們還必須應付傳染病。雖然部分情況下可以簡單用蚊帳解決問題,但只有20%的人表示有辦法取得蚊帳。更糟的是,四分之一的護管員表示他們在去年感染了瘧疾,非洲護管員的感染比例更躍升至將近75%。
亞洲、非洲護管員調查:普遍缺乏基本安全設備
在倫敦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會議前夕,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亞洲和非洲政府護管員工作條件調查報告,揭露他們每天面對的嚴峻現實考驗。
犀牛、大象和老虎等瀕危動物的生命和其棲息地,跟這些勇敢的男性和女性護管員息息相關,但調查結果顯示,護管員甚至無法享有保護自身或野生動物安全所需的基本設備。
隨著全球自然環境持續劣化,非法伐木和盜獵猖獗,野生動物護管員恐怕成為地球上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沒有靴子和雨衣 訓練不足也是問題
「護管員在巡邏期間遇到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設備來執行工作,像是靴子和雨衣。」一名因安全考量而選擇匿名的護管員說。
不只是設備不足,近十分之四的護管員開始工作時自覺沒有受到到充足的訓練。護管員要與武裝團體正面衝突、尋找危險陷阱、評估犯罪現場、與敵方談判,有時還要急救叢林中受到嚴重傷害的同事,定期全面性的培訓至關重要。
「當我們在叢林中受傷時,很難接受治療,尤其是需要醫生或醫院的重傷。沒有直升機能把我們帶往醫院接受緊急治療。」另一名匿名護管員說。
盜獵越趨暴力 護管員工作條件亟須改善
雖然護管員是政府僱員,但WWF等非政府組織(NGOs)提供部分場地和計劃協助,根據初步的分析,這雖能幫助護管員享有基本的補給和設備,但是非政府組織資源有限,WWF呼籲政府提出更有力的政策。
隨著自然環境繼續快速劣化,棲地縮減使人類和動物的生活範圍逐漸重疊,加上盜獵變得越來越暴力,根據這份研究結果採取行動的急迫性也越來越高。
WWF敦促各國政府立即審查,並改善護管員的工作與生活條件,進而幫助保護自然環境和野生生物。適當的培訓,包括急救訓練,強而有力的緊急醫療計劃,以及適合野外條件的裝備和通訊設施尤其重要。此外,WWF也期盼護管員能獲得100%的嚴重傷害保險,以確保其人身與家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