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海面上的飛魚:Logan的衝浪學校

「妳知道嗎?其實台灣人很適合衝浪,我們擁有衝浪基因。」花蓮衝浪學校的校長Logan説。波里尼西亞人,又稱作南島語族群。衝浪,是古波里尼西亞人在遷移的過程中,發現並且發明的一項運動,甚至影響了古波里尼西亞人的社會及文化。而波里尼西亞人的祖先,來自台灣阿美族。

Logan最喜歡玩復古魚板。圖片來源/FB:林哲先

愛上衝浪的瞬間:衝浪,是和大海互動

Logan,謝明龍,來自花蓮瑞穗,是個熱情的阿美族人。King Ciyang(金將),是Logan的母語名,代表來自山中勇敢、無畏無懼的勇士。許多年前,年幼的小勇士,將輪胎內圈當作泳圈,一路從秀姑巒溪漂到太平洋邊,看見天海一線的太平洋瞬間,讓他對大海滿懷憧憬,也埋下他日後走向海上運動的種子。

「當時是冬天,浪很大、冷得發抖,可第一次站上練習長板的當下,是我愛上衝浪的瞬間。後來,即使再冷、工作再忙,也時常天還未亮便和朋友開著車到各個浪點,只要有時間就往海邊衝!」十幾年前,台灣並不盛行衝浪,烏石港只有幾家衝浪店,Logan當時在北部工作,在朋友一次偶然的邀約下接觸衝浪,自此踏上衝浪之路。這一衝,便是十六年。

談起有浪便往海邊衝的日子,Logan笑說,他曾和朋友宣告自己將封板一個月,結果隔天浪況極好,他依然帶著浪板出現,朋友卻絲毫不感到意外。可即使這麼多年來,Logan走過無數熱血的衝浪時光,在他心裡,始終念著花蓮。對Logan而言,花蓮是家,瑞穗是根;花蓮不只有黏人的土地,還有令人不願上岸的浪。 於是,Logan在四年前拎起浪板,毅然決然地回到花蓮,創辦花蓮唯一的衝浪學校。


鎧斯工房為Logan量身打造的復古魚板。

長板、短版,或者魚板,每個浪人追求的都不同。Logan最喜歡的復古魚板,是鍇斯工房為他量身打造而成。黃色,是彩度及亮度極高的顏色,代表著爽朗、 剛強,完全體現了Logan以待人的親切、對衝浪的熱沉,配合魚板的輕盈,衝出自己的風格,和大海並肩而行的數十年。

花蓮衝浪學校Logan Surf School Workshop

「這就是我的風格!」簡單且俐落、自然卻穩重,是走進衝浪學校工作室的第一印象。每一遍油漆、每一個裝飾;從衝浪板到健身器材、鞋櫃到辦公桌;從一釘,到一室,都來自Logan的雙手。


來自各國浪人的小物:浪板上的故事。

從貼紙到明信片、漂流木到防曬油,處處都是Logan在各地衝浪帶回來的故事,以及衝浪客留下的痕跡。Logan如數家珍地,細訴他收藏著的每一個當下。來自韓國的衝浪貼紙:韓國人建立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衝浪文化,他們熱情、愛衝浪,也有點⋯⋯太愛喝酒;菲律賓的明信片,記載著Logan和各國浪人,在衝浪天堂共度的美好時光,那些睜開眼便在海邊,只有衝浪的小日子。

每一件小物,都承載著浪人們的故事。那些記憶,靜靜躺在浪板上,低調地展示著Logan的衝浪歲月。

小班制:維持教學品質,確保每一位學員的學習成效。圖片來源/FB:Logan surf school花蓮衝浪學校

小班制衝浪營:從初學到進階,完整的系統教學

「真的很會教!」學員表示,聽說Logan衝浪經驗豐富且善於教學,因此慕名而來。不僅僅只是做出標準動作和瞭解海洋而已,從瞭解浪況,到觀察海象、潮間帶、離岸流,都是Logan授課的內容。

兩天一夜衝浪營:課後看影片分析、檢討動作。

除了岸邊教學、海上一對一指導,衝浪營中的一環,是在當天衝浪後,看影片分析學員的動作,讓學員更具體地明白需要改進的地方。
Logan希望,初學的學員在衝浪課程中,得到的不只是成功站上浪板的單次體驗,而是能夠藉此接觸衝浪文化,看見自己和大海的互動:下次再一起衝浪吧!

阿美族的Logan熱愛唱歌,空閒時於各展演空間駐唱,也常於工作室即興演唱。

生活不只一種樣貌:斜槓,才能支撐興趣。

衝完浪的午後,Logan通常會回到工作室準備課程,或者彈琴、唱歌,他不僅唱自己寫的歌,也唱阿美族的歌謠,唱著他生活中的起起落落、他回鄉尋根的故事,那種歷經滄桑歲月的細膩而溫柔。Logan提到,他最喜歡斯里蘭卡和菲律賓的環境,是在白天衝浪後,晚上彈琴、唱歌,相約隔天一起衝浪。如此純粹的浪人生活,並不困難,卻也不簡單。

磯崎環境優美、浪況甚佳,但現實是海域周邊設備不足、交通不便,遊客難以前往。圖片來源/FB:Logan surf school 花蓮衝浪學校

經營衝浪學校一陣子後,Logan很快便發現,生活及工作都不能只有衝浪,因為現實是,即使在海上運動的旺季,也難以僅靠著衝浪教學支撐所有開銷。即使花蓮衝浪人口少、浪點多,一整年都適合衝浪,從初學者到高段玩家,都能追到自己的浪,但衝浪這項運動在台灣仍屬小眾,且花蓮海域的淋浴設備不足、交通 不便,一旦到了淡季,學生數驟降是常態。

因此,除了在各地駐唱演出,運動休閒起家的Logan,陸續開設體適能課程、衝浪音樂不插電、淨灘等等,以衝浪為核心的課程及活動。

衝浪是結合有氧、無氧間歇式的高強度運動,固定的體能訓練課程,有助於衝浪。圖片來源/FB:Logan surf school花蓮衝浪學校

沒有浪的日子:保持運動,等待下一次好浪。

浪人的心情,時刻隨著海況起伏著,沒有浪衝的日子,浪人們的臉上總多了幾分憂愁。然而,Logan並沒有因此閒下來發愁,曾在北部擔任健身教練多年的他,在工作室開設體適能及拳擊課程,針對學員不同的需求提供訓練,除了增強學員體力,也為下一次的浪做準備。

衝浪是結合有氧、無氧間歇式的高強度運動,需要使用到全身的肌肉及協調性。衝一道浪,分為追浪、起乘及滑行。追浪,是上半身的力量,使用上臂及肩膀的肌肉;起乘時,便是下半身及核心肌群了,開始滑行時,必須利用全身的肌肉維持平衡。浪的能量越強,會消耗越多體力。因此,若在平時累積一定的運動量, 較能有足夠的體力,潛越、追浪,衝到好浪。

 衝浪音樂不插電:淨灘、衝浪及舉辦音樂會,讓更多人實際參與體驗,推廣環保 意識。圖片來源/FB:Logan surf school花蓮衝浪學校

海洋環保意識:身體力行,去感受污染。

「原來是垃圾污染,讓我們沒地方玩。」身為樂團主唱的Logan,曾寫過一首歌為「把垃圾帶走」,呼籲大家在離開海邊時,自主將垃圾帶走。隨手丟垃圾,不僅造成海洋污染,也會直接傷害每一個在海上、海裡的人:幾乎每一個浪人,都有被垃圾割傷的經驗。

「衝浪教學、推廣海洋環保意識,其實賺不到什麼錢,但這是我想做的事情。」 熱愛唱歌的Logan,曾在磯崎海邊舉辦衝浪音樂不插電,結合衝浪環保、和原住民熱愛的烤肉文化:白天淨灘、衝浪,晚上烤肉、開音樂會。

 衝浪音樂不插電:淨灘可以是一場大型的形象活動,也可以是讓更多人接觸環保的契機。圖片來源/FB:Logan surf school花蓮衝浪學校

「越來越多人投入淨灘行列,推廣海洋保育、實行環保意識,但若每一個人都把垃圾帶走,又何須淨灘呢?」Logan創立衝浪學校的意義,不僅是想推廣衝浪文化,而是以此當作媒介,使更多人身體力行後瞭解,人類與大自然必須彼此尊重,才能永續地保持良好的互動。

 運動休閒創業講座:台灣人普遍「恐海」的主因,源自於不瞭解海洋。

從溺水到站上海浪:恐懼,源自於未知。

在探討花蓮海上運動議題的講座上,Logan提到,台灣的教育及整體環境,總是圍繞著「恐海」:禁止下海、小心溺水。許多人到了海邊,僅僅只是在岸邊踏水、拍照,因為害怕在海裡游泳、認為海上運動充滿未知的危險。

Logan小時曾經溺水,當時和家人在河邊烤肉,他在戲水時,不小心隨著湍急的河流被沖往下游,所幸在最緊要的關頭,堂哥將他救起。即使經歷生死關頭,也沒有讓他從此畏懼大海,反倒更加讓他覺得,台灣四面環海、群山圍繞,去瞭解、親近大自然,應該是很自然且必要的事。

衝浪客如同海面上的飛魚,時常將溺水的遊客救起。圖片來源/FB:Logan surf school 花蓮衝浪學校

「有衝浪客的地方,不會有垃圾,也降低了悲劇的發生。」專業的衝浪客懂得看海況,即使浪再好,也不會貿然下海。Logan和朋友衝浪之餘,時常救溺水的遊客。衝浪客救溺水的遊客早已不是新聞,大多數人從小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幾乎著重於升學,沒有學習到太多關於海洋的常識,甚至不會游泳。台灣人普遍「恐海」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缺乏海洋意識及知識,缺乏判斷海況及自救的能力。

週末衝浪營:初學者應接受完整、專業教練的教學。

因此,Logan特別呼籲,衝浪初學者絕對不要只是租板,應該接受完整的教學,因為,每一個浪點、每一天的海況,甚至每一道浪都不同,若沒有經過專業的教練指導便逕自下海,容易發生意外。即使已是進階玩家,第一次抵達浪點,仍建議詢問在地浪人海況。況且,找當地浪人帶路,無非是融入當地最好的方式。

在海上,我們一起追尋、迷茫,在海與浪之間,變成更好的人。圖片來源/FB: 林哲先

海,洋:最接近,太陽的地方。

Logan返鄉創業,不僅僅只是拿著浪板天天往海上跑,他為自己、也為花蓮,做了許多不同的嘗試,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他熱情又堅定著自己的原則,時而也迷茫地手足無措。低潮時,他坐在浪板上,望向天空與海洋交際之處,天邊連接的是火紅的太陽,太陽的光束,如同碎金般,映滿了整片海洋,每一道承著光的波浪,載著Logan曾大起又大落的過往。喧囂的日子已然過去,年少輕狂時,隨海浪起伏不定的心,也因歲月的堆疊逐漸有了重量。平穩地,安放於花蓮。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