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恩.雪伯德(Nan Shepherd,1893-1981)
生於蘇格蘭迪賽德(Deside),成長於亞伯丁(Aberdeen)。她曾經在亞伯丁學院教授英語,鼓勵學生掙脫固有的生活模式,大膽地去嘗試生命的可能性。
雪伯德沉迷閱讀、熱愛生活,她寫詩、寫散文,也寫小說,書寫的背景與成長環境有緊密的關聯。自然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稱她為「最出色的的在地主義者」。雪伯德終其一生與山有深刻的連結,在女性權益受打壓,且登山活動以男性為主的年代,跳脫了以攻頂為登山目標的傳統,慢慢的,行走山間對她來說,就如同拜訪一位朋友;她不再「征服」,而是敞開自己,感受並接納。
散文集《山之生》是她完成於二戰後的作品,但一直到1977年才由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6年,為了紀念她的貢獻,蘇格蘭皇家銀行將她的肖像印在新出的五元英磅上。
為什麼讀山岳文學?
如果說爬山使我們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在與山互動的過程當中更加認識自己,那麼山岳文學則在這個過程中,有拓寬與加深的作用。而對爬山的人來說,閱讀山岳文學所帶來的驚喜之一,是書中的奧妙經驗在自己往後與山的親近中得到驗證。
《山之生》初完成時,古恩曾擔心,讀者(尤其是不熟悉蘇格蘭者)要如何對其中凱恩戈姆山的各種專有名詞產生共鳴呢?也因此,這部散文集在三十多年後才問世。
不過,這部作品的主旨並非傳遞生物學知識,並且對雪伯德來說,所謂專有名詞,不是書上死硬的知識,而活生生地存在於真實的相遇中,存在於「生命彼此交會的時刻」。當她信手拈來關於水流、岩石、山脈、動植物的故事,就像隨口提起一個朋友那麼自然。這些名詞象徵著作家對於自身生長之地的關懷,同時也顯現出一個地方山岳文化的深厚底蘊:知識與文化的建立皆並非一人、一朝一夕。
雪羊:「歐洲人,花了3百多年,以無數的文學作品,那些書信、日記、出版物乃至繪畫到後來的影像,堆疊出了精彩絕倫令人嚮往的山岳文化、孕育出了無數偉大的名字與經典的戶外用品廠牌。」
《山之生》 在談論一座山之前
所有爬山的人都必須承認,在大自然裡,身體是如此渺小而脆弱,人與自然的關係永遠存在著某種張力。同樣的,雪伯德也充分意識著山的危險,但就算在彼時歐洲已經有所發展山岳文化中,她仍顯得十分特殊。她在作品中慷慨地分享北蘇格蘭高原的景致,那些如詩的描述──文字如緩慢移動的鏡頭,至最細微處,雪花的結晶、雨水的形狀,組成她與山岳互動經驗的橫切面;而互動永遠是雙向的,山在此不作為陌生的巨物,也不只是等待被征服的客體,而是一個能被「看見」的空間。
在雪伯德的眼裡,山有極其複雜的內在,遠超出所顯露出來的外在形象,像是一個巨大有機體中遍佈著血管。在這個龐然整體中,所有事物有存在的必然性,讓人類驚嘆的美是如此,使人怖懼的危機更是如此。她滿懷真誠去接納這些,因為「那都是山的本質」,即使在表象之下,山是神秘而不可知的。
用整個身體去觀看的女子
雪伯德認為要多認識山一點點,惟有透過觀看和沉思,盡所能地,在山與自己之間搜集事實。即使如此,山也不會完全透漏自身的奧秘。雪伯德謙卑,在於從不企圖跳脫自己作為一個人類的視野(因為了解到這並不可能),相反地,她承認了人類的限制,以此為豐碩的禮物,並提出了堪稱超越當時歐洲思想界的洞見:身體是會思考的。
「人的某種意識再與山的型態交會時,能創造出美的感受。前提是,山的型態必須被人看。而且這些型態得有特點,不能只是一團混沌。和所有的創造一樣,物質需要浸潤在精神之河,由此誕生生動的靈魂,散發著意識的輝光。」
《山之生》
她觀看,且意識著自己的觀看,意識著自己與整個環境潛在的相對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絕非只有視覺──可能在無形中被某種聲音或氣味吸引而改變站立的方向,也可能會跟著地表的傾斜改變動作方式,而動作又再影響視角……觀看的一切感官經驗,最初都緣於身體與環境的互動。即使那互動可能非常非常細微而被忽略了,世界卻真正是從此,以這個角度、這樣的形式進入到我們的內在與精神會合,而所有關乎美的辯論都在那之後誕生。
一般人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多習慣一個端正的世界,但雪伯德知道,當自己彎下腰、當世界陷入黑暗,視覺失效,當整個世界在與感官交會之後呈現出不同於往常的樣貌,她就是重新再認識世界一次。
山中藏著無數秘密,在我和它之間暗自湧動。空間與心靈能彼此滲透,直到雙方的性質皆因而改變。
《山之生》
以純粹、禪意又深情的語言,雪伯德分享身體與山林的接觸經驗,提醒著我們,只有經由真實存在的身體,思想和空間才得以溝通。也只有當我們暫時拋棄僵化的生活習慣、種種既有的框架,才能稍微接近山林,也接近自己。
群山之生在台灣
從密度來看,台灣絕對可說是一座多山的島嶼。雖然沒有八千公尺的大山,就絕對高度來說並不高,也因此對於一般人來說並非遙不可及;此外,由於島嶼的新生代地形,往往在極短的距離內就會產生戲劇性高度落差,加上亞熱帶的氣候影響,生態、地景十分豐富。
雖然擁有如此珍貴豐富的自然資源,過去台灣登山活動算不上興盛,甚至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山仍然是危險而不可親近的,這多少跟早期的政治、經濟等種種因素有關。因此,2019年最讓人振奮的山岳界大事當屬行政院宣布國家山林解禁政策,山岳文化的推動又往前邁了一步。
誠然,台灣山岳與歐洲高山有著極大差異,又因為族群複雜,人與山岳的關係著實一言難盡。無論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山岳文化仍屬稚齡的階段,而《山之生》正好提供了一種溫和而寬容的態度,接近山、欣賞山,鼓勵人們敞開自身去迎接啟發。
要如何去觀看一座山?也許對人類來說,這將是個永無終結的討論,能夠肯定的是,必須先親近,然後觀看才能發生。所以,爬山吧,讀書吧。
參考文章
- 雪羊〈讓時間為山說話:讀《心向群山》再探台灣登山〉
- 袁世珮〈詹偉雄:山不可怕 走進山林認識自己〉
撰文/李培瑜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山之生:一段終生與山學習的生命旅程
- 作者:娜恩.雪伯德
- 譯者: 管嘯塵
-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博客來看書卡】
塵封30多年的自然文學經典,影響英國當代自然書寫之作,長達數十年捕捉流水、霜雪、鹿鳴和光影變化的感官之旅,登山不為攻頂寫紀錄,而是深入身體的學習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