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是新北市設籍人口最少的一個區,只有4500多人,而平溪十分寮傳承百年的天燈文化,成為新北市最吸引人的觀光景點之一,近年來更多次登上CNN、國家地理雜誌等國際媒體,成為台灣之光。
然而,近年來全球各地陸續傳出天燈衍伸的環境危害,英國動保團體曾公開一張草鴞被天燈纏住的照片震驚各界;今年初,德國發生因天燈落到克里菲德市(Krefeld)動物園內而引發大火,導致超過30隻動物慘遭活活燒死。
台灣則因天燈落入森林、河川成為垃圾,許多民眾揚言抵制拒放,不過天燈做為獨特的百年傳統,觀光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兼顧?《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實際到平溪走一遭,見證永續天燈第一次的華麗登場,以及天燈節上觀光與環保的不斷對話。
這是你的天燈嗎?擱在河床、卡在樹頭的「願望」
相傳清朝時期,先民渡海來台開墾,也把家鄉的傳統習俗帶到十分寮。當時,施放天燈主要是報平安與祈福之意,一年約僅施放十幾盞,直到1990年代,天燈開始成為招攬觀光客的商業活動,從1999年台北縣政府(現新北市)開始主辦天燈節,如今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到訪平溪,飄上空中的天燈更是不計其數。
天燈的原理與熱氣球相同,藉由底部的燃燒,使天燈內的空氣受熱膨脹密度降低,而慢慢往天空飄,當底部金紙燃燒殆盡、漸漸降溫,天燈也會慢慢向下飄。落下的天燈有些會被當地居民撿走回收,有些則會落在屋頂上或人造物上,造成財物損失,落在山林、河川中,若沒被撿走,就永遠不會消失了。
搭乘平溪線瑞芳往十分的方向,從車窗外望出去,就能看到一點一點,白的、紅的廢棄天燈紙高掛,「點綴」翠綠的山林,是十分寮地區獨有的景色。這些天燈就像是單字卡一樣,有中文、日文、英文、韓文、泰文等世界各國不同的語言,上頭寫滿人們的願望。有的願望比較幸運,被撿起回收,上了資源回收車,也有不少願望就此擱在河床、卡在樹上,風吹日曬、漸漸腐爛。
願望丟了回憶還在 天燈節仍吸引人潮 是文化也是產業
有人說一年放30萬個天燈,也有說100萬個,實際上一年到底有幾個天燈飛上天,官方並沒有真的統計過。不過,每年平溪天燈節都會大規模的施放天燈,今年也同樣舉辦了兩個場次,一共釋放了2300盞天燈,比往年規模稍小一些。儘管大部分的參與民眾表示,「沒想過天燈飛走以後會怎麼樣」,更有不少民眾反對全面禁放。
「這是台灣重要的傳統技藝,也是揚名國際的觀光文化。」參加2020新北市平溪天燈節的陳小姐認為,天燈主要是竹子、紙、鐵絲製成,材質結構相對單純,「雖然時間比較久,也應該會慢慢腐爛。」他說,現在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很高,像塑膠很多年前就開始限用,「如果天燈還沒有管制,可能是因為天燈的問題相對不嚴重。」
陳小姐表示,小時候來平溪放過天燈,現在來平溪,仍然是放天燈。「隔好幾年才來一放次,只是帶家裡的小朋友出來走走。」陳小姐說,如果不是因為天燈,大家也不會來平溪,公私部門花了很多力氣在宣傳天燈節,應該要讓文化永續發展,也能讓地方年輕人持續在地生活、工作。
一位宜蘭的林先生表示,知道天燈燒完以後落回地面,當地居民會去撿、回收再利用,但他也坦言,「不可能全部撿,也不知道飄去哪裡,但商家希望觀光客多放幾顆,不太會主動告知放天燈造成的問題,要靠媒體或是公部門宣導教育。」他認為,這就跟塑膠吸管一樣,「民眾以前用吸管沒感覺,看到了海龜的影片開始會注意,接著找出替代方案,政府也有相關政策,必須一步一步來。」
這回「一次性」是永續 20年頭一遭 天燈升空後燒光光
因應武漢肺炎,除了進場需先量體溫,民眾也都戴著口罩。走在2020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會場,來自全台灣及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心地看著自己的希望與祝福,就著溫暖的火光冉冉升空。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更提筆在天燈上寫下「永保安康」,與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共同點亮施放,上百顆天燈緩緩升空,民眾高舉手機拍下眼前的奇景,也不禁發出讚嘆。
或許有人會說,又製造了100個垃圾。等等,先仔細看看這顆天燈的底座,竟與傳統天燈不同——原來是「永續天燈」。
有別於傳統天燈底座由鐵絲與竹片製成,永續天燈全由紙漿製作,升空後整顆燒為灰燼,可防止天燈殘骸落入山林。這波施放的100盞都是永續天燈,也是平溪天燈節舉辦20年來,頭一次施放永續天燈,藉此回應民眾友善環境的訴求。
永續天燈由文化銀行團隊在2017年開發,經過多年的改良,現在已經是第二代。起先以募資方式試賣,2019年底,有平溪與十分的店家願意協助設點販售。不過,一盞單色的永續天燈售價350元,比傳統天燈貴了200元。
新舊天燈比一比:整顆燒 vs. 回收再利用
三姊妹天燈行的天燈師傅王瑞瑜受訪時說,「(永續天燈)開賣至今,平均每天賣出去一顆。」記者當天傍晚站在鐵軌上數天燈,平均每分鐘就有一顆天燈往天上飛,兩者銷售量確實差異甚大。
王瑞瑜製作天燈30幾年了,一直是以竹子和鐵絲當骨架,「現在永續天燈改成紙質骨架,天燈紙黏法仍與傳統一樣,製作方式並不困難,只是底部放油紙的地方改成插卡榫,他們也提供上蠟的油紙,但是用傳統的金紙一樣可以燒。」
王瑞瑜說,製作天燈的方法也非一成不變,早年天燈是用糨糊黏,現在都已改用雙面膠,並指出,傳統天燈發展多年,結構相對穩定,新設計的永續天燈仍有需要改良與克服的問題。「幾乎每一顆都成功完全燃燒,但是燃燒後的灰燼也會產生空污和碳排放,且一個天燈只能使用一次,不像傳統天燈的底座可以回收再使用。」
王瑞瑜說,傳統天燈的底座若沒有在潮濕的環境待太久,使用個十幾次都沒有問題,回收率也可以高達八成以上,只是有一些留在環境裡面被大家看到,「觀感比較不好」。
新舊天燈各有特色 30年天燈師傅:選擇在消費者
王瑞瑜認為,永續天燈和一般天燈各有特色,並沒有誰比較不好、哪個比較環保,「我只是提供消費者另一種選擇,並沒有特別推薦他們使用哪一種天燈。」他說,年輕人願意創新,關心文化是好事,未來也會繼續協助販售。
現場碰巧遇到了有民眾特別來購買永續天燈,是一位媽媽,他表示,看到媒體報導新型的天燈,才想來找找看。「看著天燈整顆燃燒殆盡,放完天燈之後心裡比較沒有負擔,也可以給小孩子機會教育環境議題。」他說,雖然價格比一般天燈高一點,「但是一年也就放這麼一次,還是可以接受。」也希望可以多多推廣。
「是可以採取替代方案沒錯,但也要討論新型的天燈是不是真的比較環保,他可能要用更多紙、要砍樹。」參加天燈節的陳小姐說,這麼多年來平溪的人潮變多了,但天燈價格並沒有漲太多,「現在一盞天燈150、200元,新天燈卻要350至400元,並存在市面上,以市場機制和消費模式來看應該是會被淘汰。」
永續天燈之所以價格較高,除了設計費及製作成本外,每顆永續天燈都使用再生紙漿製作,也從每顆天燈提撥部分種樹基金,透過植樹來抵銷碳排放。
相較之下,傳統天燈則重複利用骨架,以一個9元的價格向民眾收購,天燈紙交給清潔隊統一回收,但如果數量夠多,回收天燈紙也有小禮物可拿。(系列報導未完)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