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地理北極和南極是其自轉軸與地表的交會點,但它們並不是固定的。地球質量分布的變化會導致自轉軸和極點移動。過去,只有洋流和地球深層熱岩石的對流等自然因素才會影響兩極的位置。但是新研究顯示,自1990年代以來,氣候危機每年使數千億噸海冰融化,已導致兩極位置開始變化。
科學家在1995年發現極點從南往東漂移,而且1995年~2020年的平均漂移速度比1981年~1995年快了17倍。自1980年至今,兩極位置大約移動了4公尺的距離。「1990年代起,冰川融化導致陸地蓄水量加速下降,是極點漂移加速的主因。」主持該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者鄧珊珊(Shanshan Deng,音譯)說。
2002年發射的重力反演和氣候實驗(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衛星取得的重力資料,已證實2005年和2012年的極點移動和冰川融化有關。但鄧珊珊的研究進一步追溯至GRACE衛星發射之前,證明人類活動自1990年代(近30年前)至今一直在影響極點的位置。
這篇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顯示,冰川損失是造成極點位置改變的主因,但抽取地下水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地下水原本儲存在地下,一旦被抽起飲用或灌溉,大部分最終會流向海洋,最後重量重新分配到世界各地。在過去的50年間,人類抽取18兆噸的地下水沒有補回。
參考資料
衛報(2021年4月17日),Climate crisis has shifted the Earth’s axis, study shows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一路報導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