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別想太多,先出發吧
位在西班牙的朝聖之路,西文原名為Camino de Santiago(聖雅各之路),光看名字就能感受到宗教意味濃厚,這條徒步路線最初的確是基督教徒為了洗滌罪惡、得到救贖而走的路。
而時至今日踏上朝聖之路的人不再只因為信仰,來自各地的徒步者以不同的地點、方式、行進速度拜訪朝聖之路,啟程原因也有成千上萬種:單純如為了完成證書、訓練體能,細膩至為了深度思考、自我探索,也可能就像作者林翰一樣——無意間看到了朝聖之路的紀錄片,就出發了。
於是,我們和林翰一同上路了。
將所有行囊揹在肩上,於天未亮時動身出發,一踩、一踢、一踏,老老實實地一個個步伐從日出走到日落。因暴露在豔陽下身上水分一滴滴被榨取;因長時間行走,讓腳底即使摩擦出多個水泡,發腫脹痛也無法停下休養;肩上揹負著自己的全世界,更在緩慢的徒步旅程中越發沉重。
「聽說,當你走完朝聖者之路的那一刻,你還會想再走一遍。」上路之初,來自澳洲的徒步者這麼說,「不可能!」下一行,林翰與書頁背後的我不約而同地這麼回應著。
在生活中閱讀林翰的朝聖之路,就像開啟一扇任意門,瞬間來到西班牙綿延的大草原,而心靈一同漂泊在不著邊際的思緒當中。
《800公里的漫漫思辨》,有徒步路上的自我拷問、迷失初衷的無解矛盾、脫離日常的活在當下,每張書頁都領著讀者進入不同的思考房間,轉換得卻那麼自然,就像行走,在無意識踏出下一步時也推開了思想殿堂的另一扇大門。
上路之初,字裡行間裡是按耐不住的雀躍、深度思考的欣喜。漫漫長路上,林翰任隨那些關於自我、關於社會、關於世界的種種思緒遨遊,在遇見其他朝聖者時,尤其享受互相碰撞的火花;朝聖之路中途,那篇〈無所適從〉中提到的放棄念頭,卻帶著讀者將亢奮之情急轉直下,扎人心頭。
無所適從
「對看不見盡頭的遙遠路途感到無力、對遭週毫無區別的景色感到乏味、對持續侵蝕雙腿的疼痛感到疲憊、對每天一模一樣的生活感到無趣,沒完沒了的日復一日,最令我灰心喪氣的是此時腦袋幾近停止運轉的空乏思緒,這是這趟旅程以來第一次對於自己的堅持感到無所適從。」
彷彿真的看見一位大男孩在偌大的平原中垂頭喪氣,不因為路長,而因為自己。
朝聖之路的無窮令他無力,卻在產生放棄念頭時興起時響起多重聲音:這不就是我堅持的嗎?現在放棄還算什麼?可是當初堅持的又是什麼?讓我害怕的是什麼?⋯⋯無解的內在矛盾令人心有戚戚焉,不在朝聖之路上,而存在努力於各自生活中的我們,也同樣如此無所適從,搞不懂為何持續、理不清下一步如何走,但如林翰所說:「就算你有諸多的問題、諸多的煩惱,可惜的是這條朝聖之路任何答案都不會給你。」暫時沒有答案也沒關係,那就先繼續走下去。
路越走越靜
「陽光從窗戶灑進房間的午後,感受夏季舒服的暖風輕拂臉龐,自己正坐在床緣寫著日記,依稀聽到門外的人們唱著歌伴著吉他,存在這個當下的我覺得生活沒辦法再更好了。」
路的後半,經歷的起初的亢奮期、中途的掙扎期,最後的蜜月期最讓林翰享受,而我則在文字間找到一股澄淨。
心靈上的平靜並非從天而降,而是接受了雙腿勞難的痛苦抱怨、學會與無法平息的躁動內心共處,仍能夠好好感知、享受、活在每個當下。
有份樸實的寧靜在每個林翰描述的片刻中流淌,在雙腳起滿水泡的苦難中、紀錄下心中思緒的日記裡、或是和其他朝聖者並肩前行的路上,朝聖之路的真諦似乎從西班牙平原緩緩流至讀者手中,讓人彷彿也身在路上,明瞭時光漫漫,答案無蹤,卻也無妨。
勇敢
「一位來自台灣的東方面孔,他的身影獨自行走在杳無人煙的西班牙中世紀古老城區,熟悉的人物與裝扮佇立在這陌生的國度,細究這畫面帶給我的違和感,我看見的是那巨大、堅強又勇敢的背影。」
這是某段林翰在街頭瞥見同鄉的徒步者時,遠遠看著他而寫下的描述;我反而覺得,勇敢的是林翰自己。
英語沒有特別流利、對朝聖者之路也沒多做功課的他,就這樣飛至半個地球外、上路了。異地路上,初來乍到的新鮮轉化為自我糾結的嘈雜,林翰卻仍赤裸地、簡單的、真切的用中文書寫。義無反顧地把自己丟上朝聖之路,再無所保留的將路上所想化為文字展現給讀者,這份白色書頁上勇敢的自我思辨,就像徒步之旅他捨不得走完,我也越讀越慢。
什麼時候,也一起上路?
撰文/陳奕潔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林翰個人部落格Immortalité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800公里的漫漫思辨:追尋自我‧朝聖手札
向外探索都是為了向內的找尋,為生命走下一段深刻的不朽的遠行。
作者:林翰
出版社:林翰
【博客來看書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