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今日的行政區域,淡蘭古道群分布廣及台北市的松山、南港,基隆市的暖暖,新北市的汐止、深坑、石碇、坪林、平溪、雙溪、瑞芳、貢寮,及宜蘭縣的頭城、礁溪一帶。從地理上來看,淡蘭古道區域屬於雪山山脈北麓,海拔最高不超過一千公尺,屬於淺山地形,但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且層疊的山嶺連綿到東北端的三貂角,自古形成台北盆地到宜蘭盆地間的險阻。
找出回家的路
與台灣其他地區古道不同的是,淡蘭古道群歷經數百年演變,至今仍留存原汁原味的步道系統,沿線尚可遇見世居數百年的散村聚落,香火不滅的土地公廟,經過復育的水梯田景觀,還有親切健朗的阿公阿嬤,熱血築夢的青壯年。淡蘭古道群就像一本進行中的大書,銘刻著先人以啟山林的故事,更持續譜寫愛鄉護土的新篇章。最早由民間走出的入蘭道路乃繞海而行,除清代最初定線於草嶺古道的官道,還有因拓墾、買賣形成的道路,交織出錯綜的路網。
「我的阿嬤叫鄒鳳,是日治時期少數能唸第一高女的台灣人,然而身為鄒家一脈單傳的獨女,她十八歲就奉父命回鄉招夫,以繼承鄒家血脈與田產。」現年五十五歲的鄒芬萍,提起祖母滿是懷念與不捨。七歲之前她與祖母同住在雙溪泰平里竹子山上的祖厝,記憶中,滿山都是鄒家水梯田,嬌小的祖母終年為農事與家務勞碌,卻把她視作小公主呵護,「每次挑重擔從雙溪採買回來,都不忘給我帶零嘴或玩具。」阿嬤生養六名子女並要照顧體弱的丈夫,憑著學養成為村幹事,一生都奉獻給他人。鄒芬萍十七歲時,祖母是最後一個搬離老家的人,從此田園荒蕪。
去年,鄒芬萍在先生陳忠南的鼓勵下,展開尋根之旅。「第一次探路,因為地景丕變而迷路了,轉了半天正要放棄,赫然發現老家石牆就在腳下。」夫妻倆把找路過程寫在臉書上,引來北台灣登山團體「藍天登山隊」關注,義務協助他們整理路況,古道才重見天日。
我們跟著兩人踏上這段尋根旅程,從虎豹潭後方的環山步道,轉入傍著二重溪上行的岔路,才是人跡罕至的羊腸小徑。一路上陳忠南不時以除草機、鐮刀開道,一處跨山澗的崖壁陡峭崩塌,得拉繩而行;踏過「猴洞坑」旁的溪床,是工法嚴密的陡上石階,石頭雖一塊塊扎實嵌進山壁,仍有幾塊不敵時光摧殘滑移。我們蹣跚前行,不知不覺來到頹圮的鄒家古厝。
「過去踏出屋外就能俯瞰綿延的水梯田,竹子山也是泰平里通往宜蘭的節點之一。誰能料到,當初在阿祖堅持下,阿嬤委屈求全,卻因造化弄人,滄海桑田,人事已非。這讓我更想把阿嬤的故事傳下去。」鄒芬萍跟先生打算一步步復原古厝周邊景觀,並重建引水系統,讓老家成為登山客的一處休憩站,獲得另類新生。
一頁北台灣丘陵開發史
淡蘭古道群的人群遷徙與聚散,對應著北台灣山林拓墾的一頁壯闊歷史。這裡原本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及泰雅族的生活領域,也曾有西班牙人及荷蘭人前來採金、探煤。十八世紀中葉起,隨著閩、粵移民大量來台,加上北台灣快速發展,許多無田、無業的羅漢腳,逐漸往官方劃為禁區的「番界」開墾。
最初先民多是循基隆河溪谷入山,或沿海岸線繞行,大家所熟知的吳沙,即是率領一幫流民,先到「三貂社」(今貢寮一帶)開墾,再往南推進。吳沙為人俠義,頗具生意頭腦,他與番人互動良好,生計主要靠著拿各種物品如鐵器、鹽、糖、布等,跟番人交換鳥獸、鹿茸等山產,再販賣獲利。一七八○年代間,吳沙招募數百流民、鄉勇,由三貂越過嶺抵達頭城,沿途自設巡守組織以防番人攻擊,揭開蘭陽平原集團式拓墾的序幕,這條路線稱為「入蘭初闢孔道」,即今「嶺古道」。
十八世紀末,由於民變四起,加上原、漢衝突不斷,清官府決心加強對北台灣的行政與軍事治理,展開淡蘭修路工程,於一八一二年正式在噶瑪蘭設廳。當時負責考察入蘭官道的台灣府知府楊廷理,最初所定路線乃從艋舺經松山、汐止、暖暖至瑞芳,翻越三貂嶺大山,經過雙溪、貢寮遠望坑,穿越草嶺即今「草嶺古道」路段,再下至宜蘭大里,最後到頭城,當時出巡官兵會在雙溪過一夜,兩天就能走通淡蘭。
隨著時間推移,漢人移墾勢力漸增,從基隆河沿線都有許多入山的路徑,官道也逐步向內陸修正。一八八五年,巡撫劉銘傳有鑒於原本繞海而行的官道過於迂迴,另循此前安溪茶販走出的內陸捷徑,即穿越深坑、石碇、坪林至礁溪的山路,修築成「淡蘭便道」,大幅縮短淡蘭之間的路程,亦成為日治時期修築北宜公路的基礎。
日本領台後,發現東北角蘊含豐富資源,包括煤礦、金礦、樟腦、茶葉、水資源等,因此對本區交通與治安非常重視,除了修築公路、整頓街庄、設置學校、警局等,更在一九二四年貫通宜蘭線鐵路,通車之初車程約六小時,另於一九三○年完成運輸煤礦的平溪支線。宜蘭線鐵路的路線基本上是按淡蘭古道早年繞海的路程行進,其中工程浩大的三貂嶺隧道及草嶺隧道,正是原本古道最難行的兩處越嶺線。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本文節錄自《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
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
作者: 賴英錡、陳歆怡、陳世慧、楊森豪
攝影: 劉子正、安培淂、顏松柏
出版社:經典雜誌
以老照片、現場攝影與田野踏查為經、學者和文史工作者的觀點為緯,共同勾勒出舊道路的前世今生。而今系列報導輯成《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一書,嘗試從台灣過去種種道途的履跡,尋索台灣未來的成功之道。
關於《經典雜誌》
一本深入探討生態環境、歷史地理,以及當代人文議題的刊物,藉著雜誌採訪人員結合全球優秀文字、攝影,以專業而深入的角度,全年在各地採訪,將台灣帶上國際視野,將國際多元思維介紹給台灣讀者,《經典》編輯群及作者將人文的關懷發揮極致,帶領讀者接觸人民與土地、體驗歷史軌跡、觀察大自然的動脈、碰觸不同文化的思維,誠然是一冊冊當代人類文化的記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