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
環境
熱門文章
2022-06-07
2024-04-21
2022-06-03
2018-11-16
台灣位屬東亞澳鳥類遷徙線上的重要度冬地,冬季監測相形重要。歷經完整五年冬季數鳥,第六屆「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即將於2018年12月15日到隔年1月6日舉行,今年主題鳥種為反嘴鴴,這是主辦單位首次以族群數量增加的鳥種為代表,目的是從反嘴鴴身上覓得保育契機。
2018-11-01
東北季風吹入島嶼氣溫開始下降的季節,大武山下的屏東平原仍是溫暖和煦、氣溫舒適的艷陽天。「現在是最適合玩『打滂仔』的時候。」長期在屏東萬巒推廣自然體驗、客庄文化傳承的蔡森泰,這天帶著年輕社區工作者一起在五溝村佳平溪下水打滂仔。
2018-10-28
雲豹是台灣兩種貓科動物之一,1980年代即無目擊紀錄,近幾年宣告滅絕。將近四十年,台灣生態系是否因此而有不同面貌?台灣獼猴、山羌、水鹿,甚至黃喉貂的數量增加,是否與缺乏雲豹這個天敵有關?上周末「貓科動物再引入研討會」中,針對是否比照其他國家再引入雲豹進行討論,幾位部落來自排灣和魯凱族代表都持保留態度。
2018-10-26
隱身於台北古亭商區的「林務局保育小站」,是台北市民鬧中取靜又能學習的首選。開幕以來陸續推出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資訊,近日再推出「你的餐桌,我的生活—我們的綠色消費新運動」特展,透過6個綠色保育標章案例,詮釋民眾消費選擇,如何助國土綠網一臂之力。
2018-10-26
在進入涼爽的秋季後,路跑活動將進入高峰期,環團綠色和平提醒,2017年全台共有784場路跑賽事,至少使用了400萬個一次性水杯,加上寶特瓶、塑膠包裝袋、紀念衫等,賽事產生的塑膠垃圾數量驚人,呼籲台灣應該比照國際級賽事訂出一套審查制度,管制大型活動及賽事產生的廢棄物及塑膠垃圾。
2018-10-22
好萊塢電影裡,科學家為了研究龍捲風,開車追著風跑;真實世界裡,科學家是搭著噴射機去追颱風。為了增加颱風預測可靠度、減少對陸地民眾的傷害,每年都有一群台灣的科學家與飛行員沿著暴風圈飛行,沿途投下觀測儀器,將颱風資料即時傳回氣象局,這就是「追風計畫」。
2018-10-21
濕地是全世界最具經濟價值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之一。但是「拉姆薩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發表一份新報告警告,濕地消失的速度是森林的三倍,再不採取行動,未來將產生嚴重後果。
2018-10-05
8月下旬有民眾在五股拍攝到「龍眼雞」,因為龍眼雞外型豔麗,消息揭露後吸引攝影愛好者揹著相機前往發現地拍攝,之後也有民眾在八里發現其蹤跡。
2018-10-03
台灣北海岸位於核二廠入水口野柳國聖埔海域的珊瑚群聚(GPS:250, 12.249’N;1210, 40.794’ E)發生明顯的珊瑚大白化。從路邊就可清楚看見位於水深1—5米的珊瑚呈現不同程度的珊瑚白化現象。這是北台灣珊瑚群聚首次紀錄到大規模的珊瑚白化!
2018-10-02
台灣已知的原生蛙類共6科32種,13種樹蛙中,有10種是特有種。自從入侵種斑腿樹蛙在幾個區域建立族群勢力後,改變了台灣樹蛙分佈版圖。歷經7年努力,蛙類研究學者楊懿如指出,斑腿樹蛙控制雖無法盡如人意,卻是很好的借鏡;面對入侵種除惡務盡,希望龍眼雞防治記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務必維繫台灣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