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環境
熱門文章
2022-06-07
2024-04-21
2022-06-03
2020-06-29
阿里山水山巨木,是2700歲的台灣紅檜,有如沉默的巨人俯瞰著大地。全球已知扁柏屬植物只有6種,僅分布於北太平洋兩岸的海岸和高山。它們的分布如珍珠般散落,看似分散,卻又隱約藏著線索。而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台灣,不但有兩種扁柏屬植物——紅檜與扁柏,更是扁柏屬在全球僅存的少數棲地之一。
2020-06-28
5月立院聯席委員會將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可否編列後續四年預算進行審查。但相較於三年前行政院以「擴大內需」、「刺激景氣」與「促進轉型」為由,大舉提出「綠能」、「數位」、「水資源」、「軌道」、「城鄉」等五個項目,後經立院激烈抗議後,又新增少子化、食安與人才培育等三個項目,並加一次編列八年,完成第一階段四年後,經立院許可方可繼續編列第二階段。
2020-06-27
全球疫情持續擴張,並且對於人類的生活造成劇烈的衝擊。那樣的衝擊,絕非僅有體現在醫療、公共衛生層面。難以抑制擴散的「病毒」,事實上帶動了一系列連帶的衝擊與影響,並且也將衝擊到農業、食物體系,它可能成為下一波影響台灣國家安全的重要因子。我們尤其需要的思維是:疫情對於農業或食物的發展來說,絕非是短期性、到疫情結束便可以解決的,它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是「持續性的」。
2020-06-26
回應世界科學家們發出的氣候緊急狀態警告,國內大氣、生態、土壤、水保、都市治理、河海工程等82個學研單位、143位科學家加入具名連署。由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等六位發起人對外說明,並呼籲政府積極減碳,讓氣候行動也能對世界發聲「Taiwan can help」。
2020-06-25
儘管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令可再生能源項目面臨工期推遲的挑戰,但中國政策制定者並不打算因此而推遲給行業「斷奶」的期限。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衝擊,中國風電、太陽光電行業也不例外。但當包括「兩會」、高考在內的全社會各項事務均因疫情而推遲或減緩的時候,中央政府卻決定維持對可再生能源補貼「斷奶」的時間表。這令行業,尤其是風電產業,倍感壓力。對他們來說,要做的不僅僅只是恢復產能、恢復供應鏈,更要趕在國家補貼未取消之前完成裝機併網。
2020-06-25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負責人4月22日表示,預計今年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將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降幅。
2020-06-24
隨著天氣愈來愈熱,台灣民眾對於手搖飲料的需求也隨之升高,再加上外送日益盛行,飲料杯用量大為提升。為從源頭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的用量,環保署訂定自備環保杯獎勵辦法已推行長達九年,不過環團擔憂,若今年的減量措施仍然僅有獎勵一途,恐怕不僅不會減少實際用量,甚至往後每年可能持續增加。
2020-06-23
英國衛報報導,班戈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將LED燈安裝在漁網網目較大處,「照亮拖網的逃生路線」,讓非目標物種逃出,可以將混獲數量減少近一半,同時保護環境和漁民的生計。 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海洋生物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上。它顛覆了歷史悠久的捕魚技術——在水上用燈將魚吸引到網中。
2020-06-22
南科橋頭園區籌設計畫去(2019)年底經行政院核定後,開發計畫加速進行,環評初審也在今年2月時決議直接進入二階審查。12日,開發計畫在環保署即將進行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不過,占地262公頃的橋頭科學園區,規劃大量徵收台糖土地,其中更有經營超過10年的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被劃入,在地農民和公民團體質疑,政府高舉經濟發展的口號下,農業與生態恐再次遭到犧牲。
2020-06-21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的部分海域溫度同創歷史新高,致使研究機構日益擔憂,未來六個月將醞釀適合颶風、野火及強烈雷暴雨等極端氣候發展的環境,使未來半年的極端氣候事件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