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家自1881年興起,最一開始由北美鳥類物候學協會發起,邀請民眾一同紀錄候鳥遷移,顛峰時期有三千多名志工加入調查,最後累積了六百多萬筆的紀錄。該行動雖然並沒有延續至今,但這類形式邀請一般大眾共同協助調查的精神卻已持續流傳至今。
科學志工在東嶼坪西側的珊瑚進行體檢。圖片來源/林育朱
公民科學家的調查雖由一般民眾協助進行,但調查法、調查標的還是經過學者縝密的設計和規劃,甚至回傳的數據或報告都已經有固定格式,並不會因為是由民眾進行調查,數據就缺乏可信度,而這個過程中,也能無形地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
這股公民科學家的風潮,自2010年開始大量興起,並在這幾年慢慢的由陸地吹往海洋。目前在台灣至少有四種不同的海洋公民科學家行動,包含海龜點點名、鯊魚目擊回報、珊瑚健康觀測(Coral Watch),以及歷史最悠久的珊瑚礁體檢,這當中除了珊瑚健康觀測是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進行推廣外,其餘三項都是由民間人士或組織自行發起。
在這四種海洋公民科學行動中,除了珊瑚礁體檢是由環境資訊協會每年固定招募志工收集數據外,其餘三種調查則是被動等待潛水人或民眾協助回傳數據。
然而這樣多年堅持不懈地收集數據,是否真的有實質的幫助呢?
圖片來源/徐巧玲
在已發表的科學文獻或期刊以「活珊瑚覆蓋率」為關鍵字進行搜尋,涵蓋的年份為1985-2017年間,結果發現珊瑚礁體檢的數據和學術界發表的筆數相較起來,數量雖然較少,但是涵蓋的空間範圍較廣、時間尺度也較長。
從圖表中可以清楚瞭解到,學術資料和珊瑚礁體檢數據加總後,資料最多的區域以墾丁為主,學術資料的筆數遠多於珊瑚礁體檢;目前設置中央研究院海洋研究站的綠島、或是在2010年剛掛牌成立的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則是另外兩個學術單位累積較多數據的區域。然而其他區域的珊瑚礁區卻是呈現不同的景象,多數地點鮮少有學術單位的調查資料或是筆數稀少,然而藉由珊瑚礁體檢適時彌補了這些地點資料的空缺,包含花蓮、台東、蘭嶼、小琉球或東北角等。
再深入每個地點,以時間尺度進行分析,可明顯觀察到雖然珊瑚礁體檢資料的筆數並不是很多,但是提供了較長時間且相對穩定的調查數據。
究其原因,學術研究通常必須獲得政府單位經費支持才能進行研究,而珊瑚礁體檢則是由志工自行負擔調查費用,較不會因為缺乏經費而無法進行調查。
由於珊瑚礁體檢僅是由一般潛水員受訓後進行基礎的調查,並非要取代原有的學術調查。由珊瑚礁體檢每年固定在全台灣重要的珊瑚礁區收集基礎資料,若是發現異常事件,再回報給學術單位進行後續更深入的追蹤調查,兩者之間可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透過累積十年的數據我們觀察到什麼呢?
經由粗淺的分析,首先我們發現指標性魚類中的高等掠食者數量並不多,例如:從2009-2017年的所有穿越線累積加總起來的石斑(>30公分)數僅有58隻、老鼠斑31隻、裸胸鯙92隻。指標性無脊椎動物中的高經濟價值物種數量也相當少,馬糞海膽108顆、大法螺5隻、龍蝦29隻,鉛筆海膽也是僅有寥寥數個。而這都在明示、暗示著我們的珊瑚礁可能面臨的過度捕撈壓力。
此外幾乎所有地點都能觀察到海洋廢棄物,並且以漁業廢棄物為主,2016年時志工就在新北市鼻頭港清出了300隻木蝦,而在小琉球、潮境這些有相關禁漁措施並且有海洋志工頻繁清理的區域,海洋廢棄物的數量會較少。
環境資訊協會所主辦的珊瑚礁體檢已在今年屆滿10年,目前在學術單位也鮮少有這麼長時間的調查數據,而協會也表示未來將會尋求學者或專家的合作,著手進行這些數據的分析,屆時或許將發現更多有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