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就該穿登山鞋,大抵是許多新手入山時都會有的想法。一雙具備了 GORE-TEX、Vibram 黃金大底、防水真皮的高筒鞋,認為只要穿上像這樣全方位防護的鞋子,沿途各種碎石、樹根和泥濘,甚至過溪或雪季攀登(註:須視情況上冰爪),全都不成問題。
然而,實際情況上來看,就算穿著這樣的高筒登山鞋,仍舊會發生(原以為不會遇到的)滑倒或扭傷腳踝等傷害。當登山頻率增加之後,我們也不免會注意許多不一樣的穿著,就以鞋子來說,雨鞋、野跑鞋、涼鞋,甚至偶而能在北大武山見識到「赤腳登山」的前輩,此時心裡對於穿登山鞋的堅持,似乎也開始產生動搖。
按照常理,不論穿著什麼類型的鞋子,或多或少都一定會發生足部傷害。這樣看來,那些選擇不穿高筒登山鞋上山的人,肯定還有其他的理由。
以下總結出兩項重點:
- 穿高筒登山鞋,減少腳踝的鍛鍊機會
- 缺乏腳踝肌群鍛鍊,增加扭傷的可能
就以全方位具備的高筒登山鞋來說,它的重量不輕,在長程行走下來,雙腳其實很容易就會感到疲勞。另一方面,由於足踝受到高筒鞋牢牢保護,長期限制住它的運作,附近的肌肉與韌帶就會因為缺乏鍛鍊,進而增加了受傷的可能性。
假如是以穿著其他鞋款,比如:輕量健行鞋、野跑鞋,不只輕量、具備一定抓地力,且因為足踝相對能夠更靈活地使用,強化附近肌群,就可以降低足部傷害的機會。今年以 14 天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的李啟賓,在過往的登山訓練中,便清楚驗證上述的觀點理論。
這不禁讓人思考,或許登山穿什麼種類的鞋子並非重點,而是應當先回到自己身體狀態,究竟對它了解多少。
高筒登山鞋的支持者仍大有人在,在雪季攀登時,它也無法輕易被取代。而隨著更多科學化的訓練,甚至受到輕量化登山觀念等影響,一直以來「登山就該穿高筒登山鞋」的思維也早已備受質疑。
上山究竟該穿什麼鞋子?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撰文/吳柏樺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首圖/Unsplash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