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茶行動發起人黃暐程表示,原本預期能更快達標,但回歸發起募資的初衷,「其實在推動的是一個全民參與的過程」,他希望能有各種夥伴進來,不要只有政府、企業,或環保團體,而是讓奉茶成為一種社會運動。
奉茶行動今年鎖定觀光減塑 擬在大型活動與商圈設水點
對於募資達標的下一步,黃暐程表示,奉茶行動為回應「民眾有找水需求的情境」,決定鎖定「觀光」與「運動」當作今年主軸。黃暐程說,民眾需要裝水的情境,第一類是出門遊玩,第二類是運動。對此奉茶行動正在洽談,看是否有機會在燈會、花火節等大型活動期間設立供水點,或是和觀光地區的商圈業者合作,「回到使用者面向,提供他們這樣的旅遊情境:好的環境、好的風景、永續的日常。」
針對募資承諾之一的App升級,黃暐程也說,團隊已經著手開始行動,要在今年7月推出升級版「奉茶App」,未來功能包括地圖水站資訊升級、能依步行距離排序,推薦最佳水站,還要推出更有趣的找水任務,增加找水時的樂趣與動力。除此之外還有友善店家互動,讓使用者在打開App後,利用點數兌換到與自己理念相同店家的商品。
黃暐程:希望藉奉茶行動 開啟「社會信任」網絡
「奉茶App」在去年3月上線,黃暐程認為,推動奉茶行動最困難的部份是建立信任機制。去年全球遭逢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許多環保議題都因為疫情難以傳遞,若社會大眾不清楚奉茶的理念,「那大家為什麼要信任我們,把供水的資訊公開?」
黃暐程繼續提到,但就如同早期台灣文化中溫暖的「奉茶」精神,他想藉由群眾的參與和協助,開啟一個叫「社會信任」的網絡,「我常跟人家分享說,水也不是我們的,去找水也不是我,只是我自己的需求跟過往的一些調查,所以怎麼讓供水的人願意提供、找水的人願意去找,我覺得信任是一個關鍵。」
黃暐程表示,「奉茶App」的群眾募資去年11月24日上線,沒有廣告預算,加上募資期間碰上聖誕節檔期,大約花了1個月的時間才達到目標金額18萬。
「奉茶App」每增一站最少花1800元 但離目標尚差1萬1000站
根據統計,台灣一年使用45億個寶特瓶,其中有10億是瓶裝水,光是把瓶裝水垃圾連在一起,長度超過地球5圈半,平均每人每週喝一個瓶裝水,即便回收率高達95%,仍造成海洋環境的嚴重污染。
「奉茶App」目前有相當於全台便利商店總數2/3的奉茶站,至今共減少超過6萬多瓶保特瓶產生,透過App紀錄,民眾可以看見自身減塑行動的影響力。奉茶團隊從2018年開發至今,已投入近1000萬的資源建置系統、推廣及倡議,每增加一個奉茶站點,其推廣、維護費用約需1800至2500元,推估2021年起,每年約需投入超過650萬元。
這次的群眾募資,奉茶行動期望能募集100個以上的奉茶站推廣、維護費用。但黃暐程表示,目前距離建立超過便利商店1.5倍密集度的奉茶網絡,尚差1萬1000個奉茶站,還要增加90多萬次的App下載使用,這樣才能在2023年後,達成每年減少1000萬瓶保特瓶產生的目標,這相當於為台灣增加2.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減量影響力。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撰文/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許祖菱
一路報導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