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濕地上斑斕的彩鷸 棲地受農地整治威脅

對賞鳥者來說 ,乍然見到彩鷸這種肥嘟嘟造型可愛的鳥,總是會有一種中獎的喜悅,因為在褐黃色系的環境之中,彩鷸就像是一抹彩虹,令人驚豔。

雖然彩鷸在台灣普遍分布,但是想要一睹牠們的廬山真面目,卻也不易,可遇不可求;因為牠們個性害羞,偏好在大清早或是黃昏時,倏忽出現在水田叢草邊,運氣不錯的話,還能見到公鳥帶著小小彩鷸漫步在水田間覓食。在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中,彩鷸是保育類第二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國際鳥盟將彩鷸列於「近危」等級。

 

一妻多夫,父代母職

彩鷸很特別,由公鳥育雛帶小孩。通常在鳥類世界,多數都是男主外、女主內,但有少數鳥種反其道而行,實行一妻多夫制,由公鳥來孵蛋、育雛;彩鷸就是其中一例。

彩鷸母鳥通常下蛋之後就離開,再去他處交配及下蛋,並不負責孵蛋與育雛,而這項工作就交給公鳥來代勞。彩鷸幼鳥屬於早熟性,破殼之後不久就能四處走動,亦步亦趨的跟在雄鳥附近活動與覓食。所以鳥界好爸爸的代表,彩鷸公鳥當之無愧。

 

彩鷸幼鳥。圖片來源/Hiyashi Haka

 

斑斕多彩,謂之彩鷸

彩鷸(Rostratula benghalensis)屬於鴴形目Charadriiformes、彩鷸科 (Rostratulidae)。地方俗名稱為土礱鉤仔,得自其嘴喙先端呈下彎狀。學名中的「Rostratus」指出嘴的特徵,有大嘴的意思;「benghalensis」則是亞洲之意。

 

喜好棲息於水田的彩鷸。圖片來源/陳添財

 

一般鳥類是母鳥羽色較為黯淡不顯著,與環境中的大地褐黃色系相近,以提供保護色便於育雛,而公鳥羽色鮮艷,以便吸引母鳥交配。但在彩鷸身上卻剛好相反,雌、雄鳥體色非常不同,容易辨認。

彩鷸體長約24-38公分,體型較圓胖,細長的嘴呈赤褐色,尖端膨大向下微彎。頭頂有一道米黃色央線,眼睛很大,位置靠近臉部的前方,胸部連接肩部有一白色寬帶,翼形寬圓,腹面白色,尾羽短。

 

色彩亮麗的彩鷸雌鳥。圖片來源/Hiyashi Haka

 

雌鳥體型較大,也較鮮艷亮麗,頭及上胸為栗紅色,身體背面銅綠色帶有紅棕色縱紋,眼周及眼睛後方白色。雄鳥的頭、背部則以綠褐色為主,背上排列著黃褐、黑色的橫斑,在翅及尾上有許多黃褐色圓斑,低調偏褐黃羽色在棲息環境中具有保護色彩。亞成鳥的體色與雄鳥相近,但眼周淺色眼眶不明顯,嘴喙的顏色也較暗。

 

偏好水澤環境,行蹤隱密

全球分布廣泛,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馬達加斯加、中東、印度、中南半島、中國東部、海南島、日本、菲律賓、婆羅州、蘇門答臘、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以及塔斯馬尼亞;屬於熱帶性鳥類,但華北、日本北部也出現過繁殖紀錄。在台灣是普遍留鳥,分布於低海拔濕地。台灣的彩鷸科就此一種,並無其他相近鳥種。

偏好生活在沼澤地區、軟質泥地、稀疏的灌木區和蘆葦地,以及水田、池塘、河邊等濕地環境。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覓食,行蹤相當隱蔽,多隱身在濃密的草叢之中,生性害羞膽小,主要在清晨與黃昏時段活動,偶在夜間覓食。會游泳,飛行呈直線,雙翅鼓翼很深,速度並不快,飛行時若雙腳垂下,多是短距離移動。遇到危險或警戒時,會躲藏草叢或在原地蹲伏不動,但當掠食者過於迫近時,會突然飛起,此時才會驚覺彩鷸就在眼前。也只有公鳥帶著幼鳥覓食時,比較容易看到牠們從容不迫的樣態。

 

藏身於草叢中的彩鷸。圖片來源/台灣水鳥研究群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

 

彩鷸屬於雜食性。覓食區域主要以開闊草地與剛犁過的水田為主,以昆蟲、螺類、蚯蚓等軟體動物及甲殼類為主食,也會食用植物種子。

在台灣,彩鷸以水田為主要覓食棲地,水位髙低會影響彩鷸覓食方式,無水或水淺時,會以挖掘方式搜尋食物;水較深時,則以擺頭掃食方式覓食。有研究文獻顯示,彰化地區的彩鷸,在5月水稻結穗前,食物來源以沙蠶、雙翅目和鞘翅目昆蟲為主;在水稻結穗後,則以福壽螺、稻米和其他禾本科植物為主。

非繁殖時期,彩鷸並不會鳴叫;到了繁殖期,雌鳥會發出悠遠的「嗚一、嗚一、嗚一」求偶鳴唱聲,如同陶笛、或像低沈的鴿子聲,可以傳送到很遠的距離,這是經由極長氣管與食道嗉囊一起產生共鳴所致。雄鳥則較少發出鳴聲,只會在巢邊發出不特定的聲音。

 

彩鷸母鳥求偶。圖片來源/台灣水鳥研究群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

 

棲地威脅,雲林大埤推「彩鷸米」

在台灣,彩鷸的繁殖期在各地略有不同,因母鳥一年最多可繁殖3次,整個繁殖週期因此較長,約從4月到10月;宜蘭地區甚至一年12個月都有繁殖紀錄,以6到10月為繁殖高峰期。多築巢於20公分以下的短草地環境,例如水稻田、蘆葦叢或水草叢間,選擇隱密、稍微隆起的地上或草堆上,巢材主要以乾枯的禾本科植物為主,並不會利用舊巢繁殖。

每窩產卵1到5枚,以4枚最常見,顏色為棕黃色和黃色,間有紅褐色、黑褐色或血紅色斑點。一隻雌鳥會與數隻雄鳥交配,並產數窩卵,分別由不同雄鳥孵化,孵化期約為19到21天。有聚集繁殖的現象,巢間距離較近時,繁殖成功率也會較高。幼鳥屬於早熟性,而一窩卵並不會同時孵出,先孵出的幼鳥會躲在雄鳥腹下,但若剩下的卵在兩天之內沒有孵出的話,雄鳥會放棄孵卵,帶領已孵出的幼鳥離去。根據研究顯示,導致繁殖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是巢位淹水。

彩鷸雖然在世界各地分布廣泛,但因棲地破壞及獵捕壓力,族群數量快速減少。彩鷸在台灣某些適合的棲地環境內,數量尚稱普遍,但因築巢地點常遭農地整治,導致環境變化劇烈、棲地品質降低,因而不利於繁殖,或誤陷防鳥網而喪命。近幾年,部分地區農地出現大批鳥類死亡案件,其中不乏彩鷸,可能是誤食了浸泡農藥的稻穀種子;期盼相關單位能加強宣導農友們改變既有用藥方式。

而在雲林縣大埤鄉,仁和國小學童們實際發起搶救彩鷸行動,邀請農友一起加入保育行列推廣「彩鷸米」;唯有改善生態才能提供理想的築巢環境,讓彩鷸與水稻田共生共榮。大埤鄉農會也已加入保育行動,計畫推出「彩鷸米」,持續進行推廣,盼能有機會成立示範田,逐步讓「彩鷸米」成為一種可能。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