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個以食農教育為主題的展館,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民族植物食農教育館」於南投縣信義鄉落地萌芽,期以傳統植物利用的文化,詮釋食農教育的厚度與可能性。常設展「山野原味」,集合台灣各族群民族植物智慧,選出36種植物為代表,不但都可食用,還有與生活緊密的運用。
樹豆木瓜高麗菜 因台灣而有不凡身世
《食農教育法》草案雖仍躺平立法院,台大實驗林管處則視食農教育的實踐,為社會責任的一環,「民族植物食農教育館」因應而生;不但為此再度進行民族植物的調查,更期待原民朋友能找回過去傳統的榮光。處長蔡明哲表示,台大實驗林位於南投信義鄉,為了善盡社會責任,五年前啟動共榮計畫,與當地部落社區共榮共好。除了成立木工班,協助部落青年取得證照,這幾年也推林下經濟,並以教育研究精神,建構養蜂、種香菇的獲利模式,期能將技術傳授在地原民朋友,共享森林生態系的好處。
「食農教育館不但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也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縮短城市與鄉村、部落的教育落差,達致教育平等,並透過林下經濟、食農教育等,永續農業的推動,遠離貧窮。」蔡明哲表示,將邀請企業加入一起共榮。
上周開幕式中,也邀請當地社群與會,包括望鄉、羅娜、久美部落發展協會,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信義鄉農會、信義鄉公所、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等代表;剪綵時,更以樹豆、木瓜、高麗菜,這些看似平凡的植物為象徵,代表南島語族、明鄭至清領時期、日治初期等,隨著不同政權與人進入台灣的植物,說明該館傳遞文化的使命。
山野原味 無添加的豐饒滋味
「山野原味」由築點設計策展。總監鍾秉宏說,這是從台灣豐饒的山野,與鮮明的民族文化為基礎中,所找出原味。現場也從台灣原住民廣大利用的植物中,挑選36種植物為主題,透過插畫與實體物件的展示,呈現出植物與台灣原住民族緊密且深遠的關係。
館內入口處是一面由種子堆砌而成的牆,代表食農教育不僅止於吃,而是和生命緊密連結的概念;這個概念透過走入館內,如種子般萌發。館內的牆壁則是結合植物科學知識,由36種植物的標本輸出排列而成。第一張圖是日治時代採集的構樹標本,象徵南島語族始於台灣。
接著是苧麻的標本圖,象徵重要的織服材料。由南澳耆老卓順來以苧麻編織、薯榔植物染的獵人揹包,於現場展示。台大實驗林助理研究員楊智凱解釋,薯榔因其成分含有單寧酸,染色後能增加纖維韌性,經過薯榔染色後,使用年限也能拉長,深具科學智慧。
現場也展示「斜坡上的藝術家」許坤仲以火廣竹做成的口鼻笛,上面復刻著百步蛇,代表族群身分;阿美族的樹皮衣則透漏環境訊息,以為常見的構樹,對於樹衣製作者而言,數量已不多見,只能參雜雀榕打造複合式樹衣;展館特別收藏噶瑪蘭用香蕉絲編織的服飾。
此外,南島語族擅長造船,尤以達悟族以製作拼板舟知名,其中大葉山欖的木材是製作拼板舟時會選擇的材料,果實則是當地人稱呼的蘭嶼芒果,它的葉子也能做成染料;而構樹在南島語族傳統上,庫存越多,代表越能穿得暖度過嚴冬。構樹果實成熟期更是守株待兔、等著抓前來吃果實動物的好食機。當南島語族人砍下羅氏鹽膚木,除了取食,剩下的木頭更是物盡其用;只是利用的知識與智慧隨著不同民族而有差異──布農族拿來當陀螺、魯凱族拿來當湯匙。這種全木利用、一點都不浪費,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循環經濟了。
楊智凱解釋,當經濟水準提升,飲食文化的表現,也反映在食具器皿上;台灣雖有原生的山漆,但不如日治時期引入的安南漆樹產量多。
特展首打與粟共生 更貼近台灣節氣的小米歲曆
漢民族有24節氣說明人與自然共生的節奏,布農族則有「小米歲曆」告訴族人生活於天地之間所依循的準則。展館另設特展區,第一個特展主題「與粟共生」,即以布農族小米板曆為主軸,並將每個小米祭典連結到一種植物上。
例如播種祭,透過無患子放在芒草上,芒草具有避邪除穢的功能,期許小米和無患子一樣順利生長。除疏祭過程中,透過傳統以構樹或羅氏鹽膚木做成陀螺,打陀螺,陀螺轉得越快,代表小米長得速度越快越好。又如,小米長得很像海金沙葉背的孢子,因此會以海金沙來期許小米長得好,結實率高。
另外,將石菖蒲戴在嬰兒耳後、脖子,也有了近代科學研究依據,原來石菖蒲的萃取物具有安眠鎮定作用,對嬰兒身體和睡眠都好。「耆老口中的知識、故事,信仰中對自然的敬畏與愛,都是來自土地最真實的味道、最具山野精神的食農教育。」台大實驗林管理處邀請大眾,到信義鄉品嚐梅子的酸甜滋味時,不忘來展館走走,認識台灣原住民民族植物,以及可用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並能體驗原民植物利用的智慧,豐富食農教育的想像。
台大實驗林民族植物食農教育館山野原味展出的35種植物中英文名摺頁圖。圖片來源/築點設計提供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