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能源轉型規劃65項、共7700公里長的新電網,至今只完成了1100公里。其中,長達600公里、肩負將德國北部風電傳送到南方工業大城的「南方線路」(SuedLink)原定2022年完工,以接軌廢核後的電力供應。在大眾不滿高空線路的景觀與環境衝擊下,轉向地下化,預計延後至2026年才能完工。為突破電網建設的障礙,德國的公民參與程序也面臨再進化,這一路的挫折,也是能源轉型過程必須學習的一環。
愈早溝通愈有效? 德工程師親身經驗:愈晚才有切身感
「愈早納入公眾參與,愈可以減少爭議。」道理人人會說,但輸電營運商(TSO)主管工程師凱德勒(Kaendler)的經驗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他抱怨,他家附近就有一個新建電網計畫,但大部分的人在規劃階段根本不關心,等建置程序快開始了才跳出來反對。
凱德勒的遇到的狀況不是特例,智庫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針對電網計畫公眾參與所提出的報告顯示,在輸電線路還不確定的階段,民眾大多無感。等到線路幾乎底定,人們才開始質問,「為什麼線路要經過我家?為什麼不走其他路?」接著又回到問題起點,質疑線路到底有沒有必要性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參與矛盾。
科技人再進化 講數據也要重溝通
參與矛盾遇上複雜性高的電網,溝通難上加難。在一場座談上,凱德勒坦言挫折。他說,電網規劃與建置考量是很複雜的電力及工程考量,外界的人並不理解,都在抱怨電網費太貴。對電網公司也有很多不信任感,質疑輸電商蓋電網只是為了賺錢。
事實上,電網建置的延遲已經威脅到國家電力供應。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BMWi)能源政策部門電網擴展主管舍普(Martin Schöpe)的工作就是緊盯著各電網的建置期程,一發現延誤就要求輸電商提出對策。舍普指出,輸電商大多是科技菁英的組成,他們擅長最複雜的理論與數字計算,但不擅長溝通。他認為,輸電商工程師們也必須轉型,學習跟民眾溝通,如此才走得下去。
再生能源互通有無 輸電比發電更划算
為解決高空電纜的景觀爭議,德國新電網原則都採地下化。舍普表示,地下化建設成本平均增加3~5倍,解決了空中的爭議,卻冒出地下的新問題。除了增加建造與維修成本,農民還要求電纜地下化時,土壤必須分層挖出、再分層填回,避免改變土壤組成。農民也擔心電纜的傳輸發熱可能讓土壤升溫,影響作物,實際情況則待試驗計畫結果出爐才能證實。
所謂「便宜」,舍普補充,是以電網平均使用50-60年[1],均攤後的價格來比。透過電網從他處調來電力、或將多餘電力賣給其他人,都比增加新電廠、新機組、或設置儲能更划算。
[註] 電網使用年限與氣候與維護有關,以台灣為例,近海處約20年,近山則可40-50年以上。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