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出發,《Global Green Shift》(暫譯「全球綠色轉型」)作者、澳洲麥格理大學管理研究所(MGSM)教授馬修(John Mathews)提出後工業化時代,新一波的經濟局勢──綠能製造。
根據馬修研究,引領轉型的正是世界工廠──中國。中國藉著綠能製造,擺脫耗費大量自然資源的化石燃料與污染,以大量製造、成本不斷降低的優勢,成為新一代綠電產業霸主。
馬修日前來台,他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台灣也身處這波脈動中。台灣的離岸風電發展方向非常正確,以政策引導本土產業鏈,不僅帶來能源自主、在地發展,更有機會成為半導體產業、電子資訊產業之後,下一個站上世界舞台的領先產業。
澳洲麥格理大學管理研究所(MGSM)教授約翰‧馬修(John Mathews)。圖片來源/陳文姿
大量複製 規模經濟 綠電產業成為新一波經濟必爭之地
有別於自西方國家興起的工業革命,馬修指出,這一波新經濟的動力來自製造大國中國。
中國依循工業化的老路,經濟成長迅速,但也陷入日益嚴重的能源依賴與污染。在找尋新路徑的過程,中國決定發展綠能製造,這不僅是為了能源自主,從產業策略角度出發,其實是為了經濟成長。
馬修的論點並非來自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警訊,而是以產業策略為核心。他分析綠能產業之所以勝出的理由,是太陽能、風電、儲能大量製造的特性。在規模經濟扶植與快速的學習曲線下,讓生產效能不斷提升、成本迅速下降。
相比之下,燃煤電廠、核電廠的技術與生產掌握在少數群體,工作機會少,經濟溢出效應低。由於經驗無法大量複製,成本居高不下,難以做為經濟策略產業。
他將中國核電與風電成長的數據並列,資料顯示核能發電量在2011年後被風能超越。他解釋,中國已經做出選擇,在國內以再生能源逐步取代核電。核電依舊成長,但成長減緩,以戰略目的與出口為主。
馬修指出,這樣的發展不僅是為了經濟,還讓國家能源更加自主。中國綠電裝置容量(含水力)已達496GW,對比美國的202GW、德國的97GW,無疑是再生能源超級強國。
中國核能發電量(紅色長條)從2011年後被風能發電量(藍色長條)超越。圖片來源/John Mathews隨著產量越多,生產速度越快,成本也急速下降(學習曲線)。圖表顯示太陽能與儲能設備不斷下降的價格。圖片來源/John Mathews再生能源大國中國,裝置容量遠超過其他國家。綠色:太陽能。藍色:水力。紅色:風力。紫色:生質能。圖片來源/John Mathews
下一個台積電? 台灣離岸風電帶動產業
對比中國,台灣近期將再生能源發展主力放在2025年5.5GW的離岸風電,藉由政策引導國際風電開發商承諾使用一定比例的在地產品,讓技術與生產留在台灣,將幾乎是零的離岸風電產業供應鏈一步一步建置起來。
「台灣做了很好的選擇」,馬修稱許這發展方向「非常正確」。
他指出,這不僅是為能源轉型、增加再生能源佔比,讓台灣邁向能源自主的同時,也帶動本地經濟與就業。更進一步的,藉由沃旭(Ørsted)、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達德(WPD)等國際大廠與台灣的合作,為本土產業走到國際市場打下一個很好的根基。
「這是挑戰,也是機會」,繼台灣聞名國際半導體產業與資訊製造業,馬修認為下一波就是風電產業,這其中可能有下一個宏碁、甚至是下一個台積電。
他說,能源議題涉及敏感的國家安全,台灣的中小企業想以單兵作戰模式打入外國市場並不容易,但跟隨這些國際風電大廠的推進,成為領先中、美、日的離岸風電供應大國前景可期。
風電、儲能、電動車 站上新時代的國際產業
對於「台灣是島國,不適合發展再生能源」的言論,馬修駁斥,正因為是島國,能源不能依存進口,更需要再生能源。風電確實不能單獨存在,發展風電的同時「必須」配上儲能、智慧電網、需量管理等。而儲能正是他極力推薦的綠色產業。
馬修說,不要擔心「風電太多怎麼辦?」,台灣該問的問題是「可以輸出儲能設備的台灣公司在哪裡?」
他解釋,儲能與太陽能一樣,都有大量製造、規模經濟的特性,他們的價格勢必直線下降。台灣只要同時發展風能與儲能,就能擁有穩定又自主的電力。
「風電、儲能、電動車」,這是馬修給台灣的三項產業策略建議。不僅從國內能源與經濟需求出發,更望向全球綠能產業市場,這個需求持續看漲的兵家必爭之地。
他稱許特斯拉(Tesla)是真正的21世紀公司,儲能、太陽能、電動車都不放過。綠電產業大餅正在眼前,「台灣不該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