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將全數使用再生水 增設廢棄物處理設施
為提升我國半導體產業競爭力,提供台積電四座2奈米量產廠房用地,竹科管理局去年(2020)年提出「寶山2期擴建計畫」,選定新竹園區範圍南側位置新增近90公頃的開發面積。
該案過往的三次環評初審會議中,遭環委、環團質疑產業高耗水製程將排擠民生用水,使大新竹地區面臨更大的用水缺口;每日數百噸無法再利用的事業廢棄物,也面臨管理、去化問題;此外由於園區位於新城斷層下盤,若發生地震恐引發毒化物洩露等複合性災害。
對此竹科管理局提出多項具體對策,為了不和新竹地區競爭自來水源,該計畫預計於203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水,每日9.8萬公噸的用水需求,將分別透過園區內的再生水廠、竹北及客雅水資中心提供。
至於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率,雖由86%提升至90%,然而每日仍會產生185公噸無法再利用的事業廢棄物,像是廢溶劑、廢污泥等。對此,竹科管理局承諾於轄下新竹園區及銅鑼園區設置廢棄物處理、再利用設施,不會送至縣市政府民生垃圾焚化爐處理,也會將相關環評變更於明(2022)年6月前送審。
此外,業者已規劃在中部科學園區建置資源再生系統與廠房,進一步研發將事業廢棄物精煉為電子級產品的技術。針對未來新製程所需新物料,業者也承諾會判斷是否有處理方式,若無法去化將會拒絕使用。
廠房可因應極端地震災害情境 經濟部:將配合供應足夠再生能源
針對國家地震中心小組對此計畫的審核結果,在極端地震情境下,台積電廠房的主結構雖局部受損但仍能維持完整,除管架可能局部脫落外,其餘設施仍可維持功能。竹科管理局表示,假設化學品輸送管架掉落、破損引起洩漏,系統將自動停止輸送,洩漏的液體、氣體將透過截流溝、排氣系統全數回收,不擴散到廠外。
在園區的生態規劃方面,預計增加1621株原生樹木,並與新竹縣、新竹市及桃園市政府合作,於區外種植1.5棵樹苗;將園區內客雅溪水域範圍、帶狀廊道及大面積綠地規劃為15.4 公頃的動物棲地,並針對食蟹獴出沒區域提供休息及躲避的場域。
此外,園區取得再生能源配比的短、中、長期目標為:2025年25%、2035年30%、2040年45%、2045年75%和2050年100%。針對外界對於再生能源供應不足的質疑,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則回應,在國內半導體產業紛紛加入RE100的狀況下,政府也會配合廠商節奏,確保再生能源供給,「從2026年起,每年都將新增50億度的離岸風電,一路疊加上去,在供需一起成長下,讓台灣發電結構做好的改變。」
環境權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指出,寶山2期開發對環境影響相當大,但也肯定開發單位提出多項對策。然而他擔憂後續的環評監督機制仍不足,目前僅安排新竹園區所設的環保監督小組,他建議應由環保署主持監督會議、增加公民團體參與的機制,對此開發案進行更積極的監督。
最後環委決議該案通過環評初審,但在送環評大會前,仍需明列空氣污染物抵換方案、盤點無法再利用事業廢棄物的因應措施、分階段訂定100%使用再生水量的目標及方式,加強複合災害風險管理及設施等。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2021年7月16日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思敏報導
一路報導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