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20-03-05

科學家製作昆蟲復育藍圖 全面反轉滅絕趨勢

全球各地70多位科學家合作在《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發表「昆蟲復育藍圖」,呼籲全世界必須大幅減少農藥使用、優先發展自然友善農法,並立即減少水污染、光害和噪音,以拯救昆蟲。

科學界不斷警告,人類引發的昆蟲大滅絕會造成自然生態系統的災難性崩壞。2017年7月,科學界警告,人口過多和過度消費正在推動世界歷史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根據去年2月發表的第一份全球性科學回顧,40%以上的昆蟲的物種正在減少,三分之一瀕臨滅絕。保育人士將這個現象稱為「無聲的昆蟲末日」。

 

科學家們呼籲立即採取行動,因應人類造成昆蟲受脅的因素,包括棲息地流失和破碎、氣候危機、污染、過度獵捕和入侵物種。逐步淘汰工業化耕作所使用的合成農藥和肥料,以及積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都是緊急的「無悔」(no-regret)解決方案。根據這份新論文,除了這些措施外,科學家還必須緊急確定哪些植食者、腐食者、類寄生生物、捕食者和傳粉者是需要優先保護的對象。這些生物的角色是養分循環、擔任傳粉媒介或是其他野生動物的食物,對生態系統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

 

研究主要作者、荷蘭生態研究所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哈維(Jeff Harvey)教授說:「身為科學家,我們希望收集所有可用的知識,並與土地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所有其他相關人員一起付諸行動。」「本質上來說,這是全新的策略性思考,從現在開始到未來要如何全面反轉昆蟲的衰退。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最終使用者和土地管理者可以將這份藍圖運用在農業、棲息地管理和都市發展等各方面來復育昆蟲族群。」

 

科學家呼籲各國政府效法德國。德國2019年9月宣布了一項1億歐元的昆蟲保護行動計畫,強調專家們一致認為,昆蟲、其他節肢動物和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下降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必須設法解決。在短期內,該藍圖提倡立即執行再引入和保育計畫,避免和減輕外來物種的影響;進口商品時,優先考慮不傷害多樣性生態系統的選項;鼓勵公民科學計畫,以提高資料品質,作為學術研究的參考。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等到解決所有關鍵知識落差後才行動。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有關昆蟲衰退的部分關鍵因素,足以制定無悔解決方案,同時針對比較少人注意的分類群和地區收集更多資料,以及彙整和評估長期資料。」「行動的同時應研究其影響,依照結果調整和改善行動。此外,這種做中學的方法可確保這些保護策略足以因應新出現的壓力和威脅。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建議的解決方案包括:逐步淘汰工業化耕作所使用的合成農藥和肥料。照片來源/CAN Europe(CC0 1.0)

 

長期而言,科學家們呼籲建立一個國際機構,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現有機構的指揮下,記錄和監測藍圖對昆蟲多樣性的影響。該藍圖也提倡建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以復育、保護和創造新的昆蟲棲息地,並管理威脅。昆蟲保育藍圖的合著者們遍佈歐洲、北美、中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包括以蜜蜂和其他昆蟲的生態學書籍而聞名的生物學教授戴夫·古爾森(Dave Goulson),以及以昆蟲生物量下降研究著稱的科學家漢斯·德克魯恩(Hans de Kroon)。

 

2019年2月,發表在《生物保育》(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在過去25-30年間,昆蟲總數量每年下降2.5%,其中集約化農業是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據2019年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光害使昆蟲更容易被捕食、影響幼蟲的發育並破壞了昆蟲的日夜規律,導致昆蟲數量暴跌。科學家表示,只要晚上關閉不必要的照明,就可以減少昆蟲的死亡。

 

夜間人工光源是昆蟲死亡的推手。圖為研究光害對昆蟲影響的實驗設施。照片來源/Deborah Carannante(CC-BY-NC-ND 2.0)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EIA-CI-LOGO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