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18-04-22

有的傷透菜農腦筋、有的受戰火波及 《蝶類誌》細數粉蝶科不凡身世

菜園中常常出現的白粉蝶,讓農民傷透腦筋,成為防治對象。每年春天高雄美濃黃蝶翠谷翩翩飛舞的淡黃蝶,秋天越來越常見於金門的豔粉蝶,牠們從哪裡來?又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粉蝶擅長遷徙、隨著乾濕季變化斑紋、既讓農民頭痛又能指引生路,有如鄰家好友又撲朔迷離的令人神往。除了有《台灣蝶類誌》(卷二)透過科學紀錄平實記載其習性外,不妨聽聽蝴蝶研究學家徐堉峰細數家珍!

菜園中的白粉蝶 上山跟著牠找食物就對了

高麗菜、花椰菜、大白菜、芥菜等,這類十字花科蔬菜,不只是人類愛吃,也吸引粉蝶前來拜訪用餐。白粉蝶(Pieris rapae)、緣點白粉蝶(Pieris canidia)是菜園常見的粉蝶,由於將卵產在十字花科寄主植物體上,幼蟲又以寄主植物葉片為食源,十字花科又大多為人類食用蔬菜,而聲名狼籍。

 

台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教授徐堉峰常跟學生分享概念,在便當中吃到白粉蝶幼蟲,要心存感激。「一般人看到蟲吃菜,就認為是害蟲,其實白粉蝶的幼蟲對農藥非常敏感,一點農藥就能殺死牠。」他大學時是植病系昆蟲組,具備植病知識,便當有白粉蝶幼蟲,代表著沒有農藥殘留。

台灣蝶類誌作者徐堉峰細數粉蝶科身世之謎。圖片/林務局提供

 

油菜花田上有白粉蝶翩翩飛舞,景觀上頗具觀賞價值。雖然農民殷勤驅趕,所幸台灣野生十字花科植物豐富,提供白粉蝶食源。若上山找不到食物吃,跟著白粉蝶就對了。白粉蝶吃的十字花科人類都可吃,何且掛保證無毒,可視為野菜,只是未經馴化,吃起來有苦味。

 

喜愛十字花科的白粉蝶,常成為農業防治對象,其實牠可能是野外指引生路者。攝影/李信德

 

遷移性強 遷粉蝶遷徙路線解密中

黃蝶翠谷翩翩飛舞遷粉蝶是國際上著名遷移性強的蝶種,黃蝶翠谷的淡黃蝶就是遷粉蝶(Catopsilia pomona),由於專吃鐵刀木及阿勃勒這類外來種植物,讓牠與台灣的關係披上神祕面紗。

 

遷粉蝶(乾季型)是黃蝶翠谷歌詠的對象淡黃蝶。攝影/徐堉峰

 

「蝴蝶分布是動態的,像這種遷移性很強的蝴蝶,過去就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台灣之間常有長距離移動,遇有食草就產卵。」徐堉峰解釋,台灣野生植物中也有決明,但可能數量不多,也就未頻繁造訪;待人類有計畫密集種植鐵刀木、阿勃勒後,無疑提供豐富的食源,吸引牠們停留繁衍,族群數量也跟著明顯。

 

這類的案例還不少。他舉斑紋隨著乾濕季明顯變化、現在高雄、屏東和台東常見的鑲邊尖粉蝶(Appias olferna)為例,日治時代只有一筆紀錄,從此以後銷聲匿跡,直到2002年再度出現高雄小港機場附近。這一次台灣野外有了平伏莖白花菜(又名成功白花菜),1980年代早期,南部發現的新記錄外來植物,後來成為南部常見的野草,是鑲邊尖粉蝶幼蟲的唯一食草,族群從此定居台灣。

 

他推測日治時代鑲邊尖粉蝶來過台灣,但因缺乏食草而未能根植台灣。「現在,我們幫牠把食草種好了!」徐堉峰解釋,這種蝴蝶是熱帶蝴蝶,從菲律賓來,氣候夠熱就繼續往北走;目前台灣的食草已經北上台北。他預估全球暖化下,鑲邊尖粉蝶有可能隨著食草繼續北上。

 

一些粉蝶科物種,隨著乾濕季變化形體,圖為鑲邊尖粉蝶(雄性)雨季型樣貌。攝影/呂晟智

 

鑲邊尖粉蝶乾季型(雌)。攝影/呂晟智

 

目前粉蝶科尚未有保育類物種,不過徐堉峰認為1999年發現命名的「截脈絹粉蝶」(Aporia gigantea)處境堪憂,這幾年由於大武山南橫、小鬼湖一帶崩塌人類進不去,而缺乏調查、目擊紀錄。過去已知的族群數量就不多,主要原因是其食草十大功勞,需與採藥者競爭,又因幼蟲只出現向陽山坡,而這些地方的十大功勞也特別容易發現,因此推測採集壓力可能導致食草減少而影響族群數量。

 

受戰爭影響? 豔粉蝶半世紀回不來

徐堉峰這幾年試圖解開金門豔粉蝶(Delias pasithoe)、丹心豔粉蝶(Delias acalis)從哪裡來的謎題。以桑寄生為食源的豔粉蝶,這幾年秋冬之際不斷來訪金門。由於金門沒有桑寄生科與檀香科植物生長,艷粉蝶屬蝴蝶在當地沒有幼蟲寄主植物,因此無疑來自其他地方。

 

為了解答豔粉蝶從哪裡來?為什麼來金門?徐堉峰與台灣蝶會組成研究團隊找答案,調查結論於去(2017)年6月發表在國際期刊Zootaxa。以下文字敘述,經徐堉峰同意,改寫自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的文章。

 

研究團隊推論,秋天廈門的蜜源少,使得一部分豔粉蝶往外擴散找食物,金門與廈門最短距離只有2公里,擴散到金門相當合理,10、11月牠們就來金門採蜜。至於牠們第二年是否回廈門目前並無答案。研究團隊2015年11月4~6日進行三天的數量調查,共記錄艷粉蝶244隻,為數不少。徐堉峰更推測,以前金門可能是豔粉蝶秋冬季繁殖採蜜之處。

 

豔粉蝶是東南亞相當繁盛的族群,接近300多種蝴蝶的幼蟲寄主植物,以桑寄生科與檀香科的半寄生性植物為主。桑寄生(mistletoe)又名槲寄生,它的種子內是一種半透明汁液,一捏就擠出黏液,讓靠鳥、其他媒介四處沾黏、傳播,達到繁衍的目的。聖誕節期美國人會採槲寄生掛在門口,掛在門口代表家族興盛。只是,厚厚的金門植物誌,就是沒有這些植物的紀錄。

 

金門真的沒有桑寄生嗎?徐堉峰推論金門過去應該有,只是不堪1958年八二三炮戰密集襲擊。在這次兩岸戰爭中,島上許多野生物幾乎消滅、生物多樣性大幅降低。歷經50年後,許多生物重返牠們熟悉的棲地,那麼如果過去真有桑寄生,何以半世紀後卻不見了?研究團隊繼而推敲,樹太年輕了!

 

原來桑寄生必須攻擊老弱殘樹,健康有抵抗力的樹則無法寄生。金門的樹齡大約在50歲以下,正值年輕氣盛,這使得桑寄生無從攻占。但是豔粉蝶雖找不到食草,卻未忘卻以前的老家,只是缺乏食源,家已不成家。

 

丹心豔粉蝶等豔粉蝶數成員,有可能因戰火而離開金門。攝影/呂晟智

 

喀拉喀托島 啄花鳥來了 等待豔粉蝶

金門發現的艷粉蝶屬蝴蝶沒有繁衍建立族群的情形並非特例。發生在印尼喀拉喀托島(Krakatau)火山爆發後的生物多樣性經驗,或許可以說明。

 

1883年火山爆發使得全島的動植物一夕消滅,爆發後殘存的島體卻在短短50年後,回復成濃密的熱帶森林。然而,鄰近喀拉喀托的爪哇及蘇門答臘森林生態系中最優勢、種類最多的艷粉蝶屬蝴蝶,卻始終未歸隊。即使協助桑寄生種子擴散的啄花鳥(Dicaeum),殷勤地四處沾黏桑寄生,但島上的樹木太年輕健康,不利桑寄生侵襲,終究功敗垂成。

 

反觀金門,戰火無疑摧毀或大幅影響當時金門的動植物相,使許多動植物消失,包括原本可能數量豐富的桑寄生及艷粉蝶屬蝴蝶。「也許有一天,樹夠老、桑寄生長回來了,牠們又能回金門定居。」徐堉峰說。這會是一段漫長的等待。

 

秋季到金門除了回顧那段烽火歲月,別忘了靜靜欣賞艷粉蝶回故土訪花的身影。

 

看遷粉蝶不須到黃蝶翠谷,台北市也看得到!祕訣就在找到鐵刀木和阿勃勒!台北賞黃蝶熱點,到師大就沒錯,因為校樹就是阿勃勒!台北市的公園、學校機率很大,夏天滿天飛,南部則一年四季都有。黃蝶翠谷更因食草多,形成撲天蓋地的美麗景觀。

 

食草足夠的條件下,黃蝶翠谷淡黃蝶呈顯鋪天蓋地的景觀。攝影/許書國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一路報導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