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寵物店,除了蜜袋鼯,展示著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有外形看似酷斯拉的綠鬣蜥、沉睡中的夜行性刺蝟,近年有些店家更販賣非洲狐獴、浣熊等;外型亮麗的珍稀鳥類,也不在少數。
你發現了嗎?這些寵物的共通點都是人為繁殖的外來種野生動物,其原生地在非洲、美洲等地,因為擁有奇特的外貌,看似親人、可愛,而成為寵物市場的熱門商品。
兩隻蜜袋鼯張著骨碌碌大眼吃水果的模樣,在社群網站的寵物群組裡引起騷動。「太可愛了!」「史上最萌飛鼠。」牠們袖珍可愛的外貌,讓人忍不住也想養隻當寵物。
不過,仔細想想,我們可以隨意購買、販賣或繁殖外來種野生動物嗎?牠們和一般的貓狗寵物有何不同呢?
事實上,除了《野生動物保育法》規範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以及經公告適用《野保法》的野生動物種類外,一般外來種野生動物的繁殖販賣,政府並未加以限制;農委會則訂定了《營利性野生動物飼養繁殖買賣加工管理辦法》,來進行寵物業者的管理。
然而,一項美國研究指出,龐大的珍稀寵物市場,已經造成數百種脊椎動物在全球各地成為入侵種。人類飼養野生動物寵物的亂象,成為破壞本地生態平衡的推手。
這些寵物店裡的珍稀寵物,和已長期經人類馴化的貓狗不同。野生動物的飼養環境和習性,非一般人可輕易了解和掌控,因此往往一陣購買熱潮過後,接著便出現了棄養潮。
以美洲綠鬣蜥為例,因其外型獨特、草食性的習性,十多年前寵物業者引進繁殖後,吸引了許多爬蟲類愛好者飼養。然而綠鬣蜥不僅繁殖快,長大後的體長超過一公尺,可以想見,後來綠鬣蜥被丟棄的情形層出不窮。
由於生命力強、又沒有天敵,這些棄養的綠鬣蜥在鄉間野溪繁衍,成為入侵種。牠們在田間啃食農作物,也造成農田水利設施的破壞,族群擴大快速,影響了本地生態的平衡。日前林務局已預告要將綠鬣蜥的飼養納管登記,且未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再進行繁殖。
面對入侵種對本地生態造成破壞,政府必須投入大量經費和人力進行移除。有些外來種野生動物帶有細菌、病毒,有些外來種因非法走私而查獲,在生態和人道的考量下,這些動物最終只得進行安樂死處理。
可愛的動物,總能引起人們的喜愛和保護之心,寵物作為人類的陪伴者,在我們的生活中重要性日增。然而,飼養野生動物不只關乎動物保護,更影響著台灣的生態環境,作為盡責的飼主,民眾在決定飼養前,就應先想想是否能照顧這個動物到最終。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