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陳彥君表示,食蟹獴生性機敏,在野外很少能有機會這樣長時間、近距離的觀察,這次記錄到許多以前沒發現的食蟹獴生活習性。不過館方擔心園內食物不足、人為干擾嚴重,且有遭流浪貓狗攻擊風險,22日已將食蟹獴誘捕後野放,結束牠長達三週的植物園之旅。
食蟹獴行蹤隱匿、生性機敏野外 難以觀察統計
食蟹獴是台灣溪流的生態的指標性物種,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到中海拔的山區森林以及溪流水域環境,也是台灣本島唯一生活在溪流水域的食肉目動物。原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但在2018年農委會調整後,調降為其他應予保育類野生動物,但由於其生性敏感,至今缺乏整體族群數量的調查,全台到底有多少隻食蟹獴仍是個謎。
這樣神出鬼沒、難以掌握的野生動物卻在台中市科博館植物園現蹤,而且一待就是三個禮拜。科博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陳彥君表示,在4月初清明連假後,園內工作人員回報發現食蟹獴,讓研究團隊又驚又喜,也把握機會展開追蹤調查行動。陳彥君強調,在野外能目擊到食蟹獴已經是相當稀奇的事情,這隻「阿獴」竟直接在園區內大水池旁的沙灘定居下來,一切都是「美麗的意外」。
揭開食蟹獴神秘面紗 近距離取得珍貴紀錄
陳彥君指出,園方第一時間將「阿獴」活動的核心區域拉起封鎖線,降低遊客干擾。透過架設的自動攝影機,記錄到許多以前未知的食蟹獴生活行為,如腳微蹲排遺、以腳踩踏水面或趴在沙灘上曬日光浴、爬樹等等,研究人員也觀察到牠主要以非洲大蝸牛為食,活動範圍內出現許多被咬破的蝸牛空殼,陳彥君發現,有時遇到咬不破的硬殼,「阿獴」會將其砸在石頭上敲破,也曾見到牠進入水池邊緣疑似捕捉螺類、蝌蚪、蛙類、小魚等。
陳彥君說,另外也觀察到食蟹獴有舔毛的習慣,在牠的排泄物中發現較硬的外層毛以及內層細小綿密的毛。這些都是很珍貴的影像紀錄,畢竟過去野生動物調查都沒辦法近距離接觸食蟹獴。
陳彥君指出,礙於植物園區面積僅4.5公頃且位於鬧區,並無任何安全生態廊道可供牠連繫其族群,經專家研判,無論天然的食物或活動空間均不足,恐怕有營養偏差問題,若又接觸到流浪貓狗、飼料或糞便等,還有罹患共通疾病風險。
科博館4月22日在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協助下,順利將「阿獴」誘捕,並完成身體狀況與性別檢查,確認牠為雄性成年個體,無論體型與毛色都非常健康,體重約2公斤,最終讓這位嬌客回歸自然環境。
污染、開發、流浪貓狗威脅 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之路仍漫長
陳彥君表示,植物園位在台中市區,難以想像野生動物穿越車水馬龍而來,加上「阿獴」的個性異常溫馴、不怕人,懷疑可能被飼養過,是遭民眾在清明連假期間偷偷帶來植物園棄養。
科博館代理館長黃文山也說,雖然私心希望牠能繼續生活在植物園,但同時也擔心牠園內遭到流浪貓狗攻擊。科博館生物學組科長陳志雄也說,園內常出現許多民眾棄養的流浪貓狗,也有民眾偷偷帶飼料進來餵食,呼籲民眾切勿棄養動植物,也應避免不當餵食。
科博館說明指出,食蟹獴是台灣淺山溪流環境指標生物,有食蟹獴出現的溪流,通常是環境污染低且少開發地區。當淺山地區的溪流水系遭到廢水污染、人為開發或淺山地帶水源減少等,恐怕都是讓食蟹獴不得不涉險向都市地區擴散求生原因。
陳彥君感慨表示,很慶幸在這三週內沒有發生遊客或是流浪貓狗驚擾食蟹獴的事件,前來觀察的民眾也都展現高度自制力。她說,「阿獴」這次的到訪如同給人類上了一課,讓人們學習如何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撰文/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
一路報導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