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報導,本週(2019年3月)於肯亞舉辦的聯合國環境會議上,與會環境團體批評,美國是全球對抗塑膠污染的阻礙。
環團表示,在聯合國環境會議上,各國代表同意在未來十年內大幅度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但自主承諾遠未達到該有的水準。
環團指控,美國在石化行業利益的指導棋下,破壞全球減塑努力。圖片來源/Nels Israelson
挪威、日本和斯里蘭卡提出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草案,建議各國協調處理海洋微塑膠的行動。印度還提出了相當積極的行動方案,欲逐步淘汰全世界的一次性塑膠。
但環團在會議上譴責美國,認為美國阻礙了從源頭和下游解決塑膠污染問題的行動。
會議剛開始時,初步的部長聲明承諾「2025年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但到了週五(2019年3月15日),只產生了一系列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提案,包括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通過一項減少船舶塑膠垃圾的行動計畫,以及改善全球管理塑膠污染資料的建議。
最終版的聲明只要求,各國「解決因非永續使用和處置塑膠產品對生態系造成的破壞,包括2030年大幅度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
對此,環境團體「擺脫塑膠」(Break Free From Plastic)、國際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組織(International POPs Elimination Network, IPEN)、丹麥環境組織「Plastic Change」、非政府組織「No Waste Louisiana」和「Coare」等表示,這些提案遠遠不夠。
環團聲明指出,「儘管大多數國家都同意需要立即、積極的全球行動來解決塑膠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污染問題,從生產到使用到處置,但由於美國為首的少數陣營的阻礙,草案條文積極度大減,談判進度延遲。」
受塑膠污染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塞內加爾,都反對決議被稀釋。
美國的大型石油公司將在未來十年投資數十億美元的石化產品,尤其是頁岩氣。行業專家指出,由埃克森美孚化工和殼牌化學等公司共同打造的新設備將讓未來十年塑膠產量增長40%。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產的塑膠量已超過3億噸。
「很難找到所有成員國都滿意的解決方案,」聯合國環境大會主基斯勒(Siim Kiisler)在最終決定前告訴法新社,「我們的環境正處於轉捩點。我們不需要冗長的文件,只需要具體的承諾。」
當被問及美國是否導致本週談判承諾被稀釋時,基斯勒說:「我不會回答這個問題。」
國際環境法中心的阿蘇雷(David Azoulay)譴責減塑承諾被削弱:「絕大多數國家齊心協力,想要共同制定出全球塑膠管理的願景。結果美國在水力壓裂和石化行業利益的指導棋之下破壞這個努力,著實令人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