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20-10-26

研究示警亞馬遜雨林四成似莽原 逼近不可逆臨界點

最新研究指出,由於氣候變遷,亞馬遜許多區域正逐漸喪失其原有特色,當地蓊鬱的雨林(rainforest)可能變成樹木稀疏的開闊莽原(savannah),目前多達40%的亞馬遜雨林已經變得比較接近莽原,而非雨林。

亞馬遜嚴重大火與乾旱 讓雨林變莽原進程大大提前

 

《英國衛報》報導,雨林對降雨量和濕度的變化非常敏感,大火和長期乾旱可能使雨林失去樹木,變成樹林和草生地混生的莽原環境。在亞馬遜,過去學界認為這種改變有可能發生,但大概還有數十年之遙,但《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一份研究顯示,這個臨界點可能比過去所想的要近得多。從雨林完全變成熱帶莽原,仍然需要數十年時間,但是一旦啟動,趨勢就很難逆轉了。

 

雨林所支持的物種比熱帶莽原多上許多,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更強。但由於氣候變遷,部分亞馬遜地區的降雨大減。根據斯德哥爾摩復原力中心(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主持的研究,從電腦模型和資料分析結果看來,現在大約40%亞馬遜雨林的降雨狀況比較接近莽原而非雨林。

 

去年,各界警告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大火和伐木活動持續破壞,將使亞馬遜更加接近從熱帶雨林變成莽原的轉捩點。今年亞馬遜火災是10年來最嚴重,林火熱點比去年增加了60%。

美國太空總署在太空站拍攝今年亞馬遜大火。今年亞馬遜火災是10年來最嚴重。圖/NASA Johnson(CC BY-NC-ND 2.0)

雨林消失伴隨降雨量減少 亞馬遜變莽原之後恐不可逆轉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斯塔爾(Arie Staal)表示,雨林的生態會在適當的氣候下產生自給自足的降雨,但也容易在錯誤的氣候條件下變得乾燥。斯塔爾說:「當森林在一個地區生長和擴散,會影響當地降雨。森林能造雨是因為樹葉會蒸散出水氣,順風降雨。降雨使火災減少,森林更茂密。」

 

但是,當大片的雨林消失,該地區的降雨就會減少。研究中使用的電腦模型模擬了「大氣水分再循環」程度下降的情境。斯塔爾表示:「乾燥的條件使森林更難恢復並增加生態系統的可燃性。」他提到,一旦雨林越過臨界點,變成樹林和草生地混生的莽原環境,就不可能自然地恢復到以前的狀態。「這個由回饋機制引起變化很難逆轉,在這種回饋機制下,開闊的草生環境更容易燃燒,而大火又使生態系統保持開闊的狀態」斯塔爾說。

棲地不見 雨林眾多物種可能隨之消失

 

研究人員小組用電腦模擬某些氣候條件下地球上熱帶地區可能存在的森林,以及森林覆蓋的最小和最大可能面積。他們還研究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可能發生的情況,並發現一旦樹木消失,森林重新生長的能力將大大降低。

 

該論文的共同作者、斯德哥爾摩復原力中心的斐澤(Ingo Fetzer)說:「我們現在知道,各大洲的雨林對全球變化非常敏感,並且可能迅速失去適應能力。一旦消失,將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原始狀態。雨林是全球絕大多數物種的棲地,這些物種很可能也隨之永遠消失。」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撰文/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一路報導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