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雄鳥會的監測資料,國立高雄大學、陸軍官校、澄清湖等三處最常發現黃鸝,其中高大校園近10年來數量多且較他處穩定,顯示校園生態復育有成。
高雄大學於2000年經區段徵收回填農地、漁塭整地而成,以無圍牆的生態永續校園著稱。校長陳月端表示,經過20年生態復育,校內樹木茂密成林,吸引多種類的飛禽棲息繁衍,其中二級保育類黃鸝棲息就是重要的環境指標。
高雄大學3月10日與鳥會簽署成立「黃鸝保育基地夥伴聯盟」,希望共同推動黃鸝友善校園計畫,透過環境教育工作坊的舉辦,培訓觀測調查志工,認識都會野鳥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擴大生態保育行動。陳月端說,高雄大學長期與高雄鳥會合作,未來將藉由鳥會專業協助培訓師生、民眾進行數量監測,使校園成為黃鸝的保育基地。
高雄鳥會理事長邱滿星表示,英國動物學家史溫侯(Robert Swinhoe)1863年《福爾摩莎鳥類學》記載,當時台灣平地隨處可見黃鸝鳥,經過百餘年人類經濟發展、環境開發破壞限縮棲息地、覓食區,加上盜獵濫捕行為,更難發現蹤跡。
雖然近年數量有回升,但黃鸝在高雄都會區面臨最大的困境,是樹木錯誤修剪,造成其棲地被破壞。其中雨豆樹、黑板樹等黃鸝喜歡棲息的樹種,經常被亂修斷頭。
林昆海說,許多學校單位,包含市府養工處在進行樹木修剪時,為了節省預算直接斷頭修剪,造成棲息於樹冠的黃鸝巢位不保。尤其各單位經常在夏季前發包修剪樹木,而3月到6月正是黃鸝的繁殖季。除此之外,盜獵行為和極端氣候颱風大雨等,也造成保育類野鳥的生存危機。
他建議各個學校平時應認識校園環境,進行鳥類生態調查,發現有巢區時,要加以保護,避免修樹作業影響到鳥類繁殖。這也是鳥會與高雄大學合作成立黃鸝保育基地的意義,希望透過環境教育的推動,讓生態監測和保育行動擴展到不同的校園和公園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