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走訪樟之細路 細讀百年淺山故事

國家級綠道,是將山徑、水圳、台糖鐵道、自行車道等綠色空間串連,化為長距離步道,透過步道將人與土地的關係再連結。許多曾在台灣先民歷史輝煌一時的古道,也將在國家級綠道的規畫中重新現身於世人面前。樟之細路,便是七條國家級綠道中優先推動的其中一條。位在台三線沿線的樟之細路,究竟有什麼故事?

跨越紛擾歷史 命名樟之細路

 

樟之細路(Raknus Selu Trail),字義上為樟樹之路,這個名字反映出步道沿途多元族群的歷史。Raknus為泰雅族、賽夏族對於樟樹的稱呼,Selu則是客家人對於小徑的發音。台灣西北部的淺山地帶,在歷史上是原住民族的生活空間、漢人的拓荒地、也是傳教士、軍隊與學者都曾涉足的土地。複雜的民族以及行動者留下了遍佈腦寮、茶園、果樹、竹林、梯田、礦場的景觀,透過各民族語言融合的命名,將埋藏在步道中的歷史再發現。

 

過去樟腦為重要的工業原料,也因此遍佈樟樹的台灣西北丘陵成為國家重要的資源。進入山林開採樟樹的漢人與原住民也開始了衝突不斷的歷史。如今步道以樟樹為名,沿途卻少見樟樹,令人反思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水寨下古道

樟之細路是串連古道、公路、山村的長距離步道。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

 

水寨下古道位於樟之細路中段,是早期頭屋步行至獅潭的路線。「水寨下」為客語「瀑布之處」,沿路有多處水瀑,故得此名。水寨下古道分為南北兩段,北段由福州農莊至普光寺,南段則是普光寺至蘧廬書院。由於明德水庫興建,部分步道被淹沒,加上長年沒有人走,導致水寨下古道長久呈現半荒廢狀態。

 

水寨下古道的水瀑處,因久降水量不足因此水瀑不明顯。圖片來源/鄭皓庭

 

多元族群踏下的足跡

水寨下古道也是道卡斯族族群遷徙的路徑,過去道卡斯族居住在後龍地區,隨漢人逐漸增加,平埔族在土地流失的情況只能往山區發展。從後龍沿後龍溪至頭屋,再沿老田寮溪至明德水庫,再經由水寨下古道抵達獅潭,重新建立聚落。1873年,馬偕曾7次到訪獅潭傳教、行醫,並在當地創設獅潭教會。當年馬偕在龍眼樹下為人拔牙,至今那棵百年龍眼樹仍屹立在獅潭,供後人緬懷當年馬偕的貢獻。到了1876年,黃南球、劉緝光也進入獅潭開墾,開創台灣一時的樟腦盛世。水寨下古道在族群移動中逐漸成形,見證族群間錯綜複雜的歷史,圍繞山林資源而衝突的歲月也從此開始醞釀。

 

馬偕為人拔牙。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結合在地知識 志工手作步道

2019年2月,千里步道協會舉辦了水寨下古道工作假期,邀請了22位在地居民及志工,以手作步道的方式維護水寨下古道。志工們聽著步道師的指示,以簡單的鋤頭、刀鋸,清理古道上茂盛的植被。並利用周邊的石頭、木材,讓路面逐漸平整,同時也不停留意身旁的動植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志工以傳統工法修整古道,維持步道的穩定度、安全度。圖片來源/鄭皓庭

 

(左)步道清理前(右)經志工一同努力後手作步道。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

 

手作步道的特色是重視步道所在地的地理、歷史、生態等條件,結合當地傳統工藝、在地知識,以就地取材的方式,做出具備足以面對自然變化的彈性及穩定度的步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在水寨下古道沿途解釋手作步道施作工法,包含路緣、竹橋的建置等。徐銘謙指著被懸吊的藤蔓說:「這株稀有的菊花木本來會擋住道路,我們擔心會被砍掉,因此用懸綁方式處理,用對自然影響最小的方式維護古道。」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解說砌石護坡工法。圖片來源/鄭皓庭

 

以懸吊方式避免藤蔓阻擋道路。圖片來源/鄭皓庭

 

鳴鳳古道 從植物一窺客家文化

鳴鳳古道入口處。圖片來源/鄭皓庭

 

位在頭屋鄉與獅潭鄉之間八角崠山脈的鳴鳳古道,是過去居民日常往來以及物資運輸的重要路徑。苗22線的興建,使得走訪古道的人越來越少,古道也逐漸被掩藏在叢生的雜草中。一直到1996年溫智宏等人組成鳴鳳義工隊,將古道重新整理,讓古道重生為現今的台灣十大古道之一。2018年,鳴鳳古道與韓國濟州偶來小徑簽訂友誼步道,將持續互訪及交流。在志工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期間,林務局新竹處與客委會及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共同邀請韓國濟州偶來小徑之協力團隊—韓國城南徒步協會共11位成員來台走訪樟之細路。

 

韓國城南徒步協會成員與千里步道協會成員合影。圖片來源/鄭皓庭

 

獅潭鄉當地嚮導—藍色小屋負責人李業興,是在地環境教育的重要推手。曾獲2014及2015年苗栗縣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與優等的李業興,對獅潭鄉的歷史脈絡、人文、生態環境都有深度的瞭解。曾設計出結合獅潭客家風情、特有的生態環境的桌遊「蜥蜴大冒險」,將在地故事以有趣、富含教育意義的遊戲方式傳遞。前往鳴鳳古道的路上,李業興不僅介紹了樟樹、油桐花等客家代表性植物,同時也將香果樹、台灣金狗毛蕨、鬼捏竹等較少有人知的植物故事娓娓道來。李興業說:「每個命名背後都是由一種文化在支撐,並不是憑空而來的。」他解釋客家人稱鬼捏竹,而閩南人稱葫蘆竹,反映出不同文化看待同一種植物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李業興解釋鬼捏竹(葫蘆竹)外型像被鬼捏過,因此客家人命名鬼捏竹。圖片來源/鄭皓庭

 

漫步綠道 尋覓誰的故事

因採樟、煉樟而與全球貿易接軌的山林,在百年後的今日,許多歷史已在人們的腦海中漸漸散去。循著先人踏出的古徑,撥開瀰漫的荒煙,在構築樟之細路的過程中,重新喚起對土地的記憶。手作步道的規畫,使民眾有機會能接觸關於自身所在土地的故事,也讓台灣珍貴的山林秘境能在國際舞台亮相。台灣地圖上的墨綠,不只是都市外的陌生空間,而是由大大小小故事串連而成的一條廊道。在這條綠色廊道中,一定能找到關於你的故事。

 

 

撰文/鄭皓庭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