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週的巴塞爾公約會議於2019年5月10日結束。在世界各國壓倒性同意之下,聯合國宣布新增修正條文,未來所有出口國要輸出受污染、混合或不可回收塑膠廢棄物,都必須取得接收國政府的同意。目前的情況則是相反,輸出國輸出低品質塑膠垃圾到發展中國家的私營單位,不需獲得輸入國政府的批准。
堆積如山的塑膠垃圾。圖片來源/BRS Convention
「洋垃圾」讓發展中國家成了垃圾場
由於中國停止接受美國的回收物,發展中國家的塑膠垃圾堆積如山。支持聯合國新決議的「全球焚化爐替代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Gaia)表示,許多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村莊「一年內變成垃圾場」。
「我們發現美國來的垃圾堆積在這些國家中,就在過去務農的社區裡,」Gaia發言人亞金(Claire Arkin)說。
巴塞爾公約是管制塑膠廢棄物及有毒危險化學物質污染海洋和生物的公約。美國不是該公約的締約國,因此沒有投票權,但與會者表示,美國反對這條修正案,而且出席代表不理解這對塑膠廢棄物貿易的影響。
歷史性協議 187國家同意嚴格監管廢塑膠出口
塑膠垃圾污染土地,大型塑膠垃圾漂浮在海上,纏繞、威脅野生動物。低價值和難回收的塑膠下場往往被丟棄而非變成新產品。該修正條文影響了許多行業使用的產品,如醫療保健、科技、航太、時尚、食品和飲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帕耶特(Rolph Payet)指出,新修正條文在瑞士日內瓦經187個國家簽署,是歷史性的新協議,因為各國必須開始監測塑膠廢棄物離開邊境的情況。帕耶特表示,談判11天前開始,共召集了1400名談判代表,進展遠遠超出預期。
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鹿特丹公約(Rotterdam Convention)和斯德哥爾摩公約(Stockholm Convention),簡稱「BRS Convention」的三方締約國會議 Triple 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COPs) 於本月10日落幕。圖片來源/BRS Convention
帕耶特將塑膠污染比做傳染病,「目前在海洋中發現了約1億噸公塑膠,其中80%至90%來自陸地。」支持者認為,該修正條文將使塑膠廢棄物的全球貿易更加透明、受到更妥善的監管,保護人類和環境。
新規定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生效。
主要倡議組織的新聞稿寫道,美國和其他國家未來將無法將塑膠垃圾輸出到屬於巴塞爾公約且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發展中國家。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總幹事蘭伯蒂尼(Marco Lambertini)對新條文表示歡迎,因為長期以來,富裕國家已經放棄對大量塑膠垃圾負責。
「但這還只是一小步。我們和地球需要一項全面性的條約來因應全球塑膠危機,」蘭伯蒂尼補充道。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