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昌哥累積相當好的口碑,大小朋友來到烏來,都能因為專業的導覽盡興而歸,還有小朋友一試成主顧,成為忠實粉絲,指定每年4、5月都要來參加昌哥所帶的螢火蟲導覽團,也因此和家長們都成為了好朋友。
幽默風趣的昌哥,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導覽員。圖片來源/胡啟心
導覽只是興趣,野外活動才是生活
昌哥從小就在烏來山上長大,爬山打獵、射魚捕蟹※註,只要跟山有關的活動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年輕時在台北打拼,這些年來因為熱愛山上生活,堅持住在家鄉,每天通勤,假日就與朋友喝酒聚會,享受原住民的在地生活。
在昌哥40歲還是建設公司高階主管時,因緣際會得知假日導覽員的工作機會,於是開始在假日兼職,沒想到一做就做出口碑,許多單位、知名旅行社都指名要找昌哥做導覽。
在休假日,昌哥最享受與老朋友們的原住民生活。圖片來源/許永昌
回憶最有趣的導覽經驗,昌哥說有一次帶著一團親子團到烏來內洞古道導覽,沿途沁涼的山泉水沿著山壁流下,小朋友們口渴,昌哥就教起大家用姑婆芋的葉子做成碗接水來喝,結果喝太多,全部小男生都想尿尿,竟然就站一排對準小溪溝,上起天然廁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每一次帶團都是全新的一次體驗。我最愛帶親子團,跟小朋友相處,很歡樂,自己也感覺變年輕了!」昌哥談起導覽經驗,侃侃而談。
※註:原住民打獵是原住民自古的文化,政府有立法在文化與環境中取得平衡。昌哥也強調,只有某些動物是合法可獵取的,請大家要保護動物和環境。
每樣植物都有其用處,姑婆芋其實沒有毒?
訪談當天,昌哥順道帶我們到後山的小步道走走,談起山中的植物,昌哥大概可以講個三天三夜,「不敢說全台灣,但北台灣的植物我幾乎都可以認出來。」昌哥笑道。
「這是野薑花,內灣老街很有名的野薑花粽,就是取它的葉子來包粽。在山上煮湯,我們會採野薑,味道沒有像市售生薑這麼嗆辣有味,但在山上是最棒的調味。」昌哥一路上分享在山上的野宴佳餚,每種植物他都能指出其種類、用途,像是個活神農般,什麼草木都難逃掌心。
「這個是蠶寶寶吃的桑葉,看蠶寶寶吃得肥肥的就知道這有多營養,這是山上最好吃的生菜,拿來包剛烤好的肉,肯定是人間美味!」在野外,昌哥非常享受大自然給予的一切。
看到姑婆芋,昌哥隨手一摘,馬上做出小朋友最喜歡的帽子。「這可以當帽子,或是我們常常在山上用姑婆芋的葉子來裝山泉水喝,有時候手很髒,用手盛也看不出來水有沒有雜質,但裝在葉子裡,水質好不好,一看就看得出來。」一般人看到姑婆芋,可能都會認為它有毒,但昌哥解釋,它其實沒有毒,只是有較多的植物鹼,吃了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但在野外如果缺少食物,需要野外求生時,是可以把姑婆芋煮來吃保命的。
每種植物,昌哥都能侃侃而談。圖片來源/沈佳慧
在我們熟悉的社會,長輩為了防止孩子受傷、發生危險,會直接禁止或教孩子們不要接觸,就像大人們覺得高山危險、畏懼大海,便告訴孩子山中有鬼神;政府早期亦頒布海禁政策,阻止人民靠近大海。但台灣四面環海,亦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我們天生就是山與海的孩子,想保護孩子,是否該教育他們真正的危險在哪裡,告訴他們如何避開、學習如何保護自己,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呢?
昌哥認真教育每位孩子,希望能帶給大家更多自然的知識。圖片來源/許永昌
以前溪裡的毛蟹都去哪裡了?
緩步來到山棕前,山棕的葉子像椰子、棕櫚樹一般,尖細而硬,昌哥與我們回憶著,小時候最愛拿山棕的枝葉做成釣竿,到溪裡釣毛蟹。早期台灣的淡水河裡是有許多毛蟹的,但現在這樣的情況卻已不復見。
昌哥說,像毛蟹、鰻魚、鮭魚這類洄游性生物,台灣早期的溪川裡都有,繁殖期時,雌性會游至淡、海水交界處產卵,等孵化後,寶寶們再洄游到上游,展開他們的一生。但現今台灣的大型河川蓋了許多攔沙壩,而我們的設計不像日本,會在大多數的攔沙壩上蓋魚梯,因此生物們游不回上游,只能遷移到僅剩沒有攔砂壩的小河川,「這些都是經濟、商業、生態可以再更平衡的的地方。」昌哥說。
活了半百,終於挑戰人生第一次的高山百岳
在建設公司當過高階主管,又接觸過許許多多不同的遊客,問到人生閱歷豐富的昌哥,想給年輕人什麼樣的建議?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昌哥毫不猶豫地說「這也許聽來十分老梗,但真的給我很深的感觸。」
常年待在山中的昌哥,在去年九月,挑戰人生第一次高山百岳—嘉明湖,在高山上開闊的視野深深震撼了他,「那是烏來山上沒有的風景,真的好美好美!台灣還有很多很漂亮的高山,像玉山、北大武山、奇萊山⋯⋯真的會遺憾沒有趁年輕時多爬一點,現在想去但真的體力有限。」昌哥鼓勵年輕人,放下電子產品,多到戶外走走,趁年輕有本錢,想做什麼都可以,千萬別想著要等到賺了錢再來完成,不然到時候可能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挑戰嘉明湖,對昌哥來說也是對這幾年自己爬山能力的測試。圖片來源/許永昌
昌哥用豐富的人生故事,打動每一位來烏來的遊客,並且繼續堆疊自己與山之間那無法割捨的濃厚情感。昌哥希望的不只是要傳遞對家鄉、土地的情感,更希望能帶給每個來接觸大自然的孩子,最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撰文/胡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