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上河文化」繪製台灣的山水豪情 二十年磨一劍的登山地圖職人──連鋒宗

睽違五年,2020新版高山百岳地形圖再立台灣登山地圖標竿,在國內享有登山地圖第一把交椅之稱的上河文化出版社,就隱身在汐止科學園區旁不起眼的小社區裡,如同低調的選址位置,上河文化在20年間僅出版十多本創作,卻無一不是經典之作,總編連鋒宗先生自嘲又自豪的說自己是出版業界的「異教」,在桌前翻閱解釋著一本本圖輯的同時,彷彿回到多年前還在以雙手刻畫地圖等高線時的熱情,一份屬於地圖職人的堅持。

空間中充斥著陳年紙張飄散的特殊氣息,一疊疊厚重的地圖集堆放著,立體地圖掛滿了牆面,上河文化不大的辦公室內,無處不顯露特別的專業領域,創立二十年間,只專注「地圖繪製」。

 

上河出版的登山地圖不僅是一張張出版品,更在無意間成為台灣岳界的一種「時間單位」,有上河1.2、上河0.8的說法,代表導覽圖說中標示行經某一路段山友所需花費的時間,可說上河地圖的影響力已經概念式的植入人心!

 

上河地圖的行程估算,成為台灣山友口中的時間單位。

 

從山裡的孩子到地圖職人

 

上河文化創辦人連鋒宗生長於苗栗山區,童年時期得走一個小時以上的山路才能上學,開始一生「與山結緣」的歷程。就讀中原大學時期,因參加登山社接觸到繪製地圖與撰寫文章的經驗,連鋒宗畢業後在戶外生活雜誌擔任編輯,因當時正逢自助旅遊興起的年代,大家有「看圖得到資訊」的需求,也在這樣的風氣下開始了地圖職人生涯。

 

上河文化的辦公室如一間小型圖資博物館,連鋒宗則像一位博學的導覽員。

 

對製圖、登山、歷史都深感興趣的連鋒宗,創業之路也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地圖領域。在登山社好友等幫助下,上河文化在1999年成立,除了出版書冊、防水地圖外,也幫忙國家公園繪製園區地圖、登山地圖、3D立體地圖等,許多風景區可以看到精美又有詳細資訊的告示圖,都是出自上河文化。

 

上河文化為各國家公園製作的全區山岳地圖。圖/雪霸國家公園

 

出版社剛滿20週年,近期出版了集多年精華的2020最新版百岳地形圖,連鋒宗面帶驕傲的攤開自己最滿意的新作品,每條等高線、每顆山頭都是親自校對確認過,這位近期有退休打算的地圖職人,也表示這可能是自己的關門之作,在這紙本地圖逐漸式微的時代,留下一筆經典之作。

 

那些年困難重重的地圖製作與出版

 

今天開啟手機,打開google地圖隨即可取得清晰的圖資,很難想像在不遠的20年前,地圖的繪製與取得遠不如現在方便。

 

戒嚴時期至於解嚴初期,不論是高山地圖、平地地圖,圖資仍然屬於軍事機密,當時出版地圖還要送交政府審查是否有洩漏機密資料的疑慮。

 

進入電腦普及的世代後,也正逢上河文化創立的時間,成熟的GPS定位系統也從軍事用途流入民間使用,不過也還不像今天人手一台的手機就有方便的導航地圖。當時為了更精確繪製登山地圖,連鋒宗把GPS定位器材交給身邊總是往山上跑的朋友們,讓他們帶回山徑上讀取的航跡,再整理進電腦圖資完成路線的校對,上河出版的各式地圖也是台灣第一套以地理資訊系統(GIS)整理的圖資。

 

全套的高山百岳地形圖,含括廣大的台灣山脊範圍,是山岳界的地圖經典。

 

2000年發行第一套共22幅地圖的《台灣高山全覽圖》,是國內首部含納完整高山範圍的圖資,每一幅地圖都以防水紙印刷,讓山友可以直接帶上原始環境使用,至2020年的最新版本總共五個版本,每次更新都使用更精確的定位方式重新校正,以得到更正確的最新資訊。因為精準的高山資訊,如今的上河登山地圖是台灣岳界指標性的工具、刊物。

 

2020新版高山百岳地形導覽圖。

 

地圖專家連鋒宗的Q&A時間

 

Q:山頂上三角點的作用?

登上山頂時,總能看到的凸起水泥塊,位在一座山峰視野展望最好的位置(通常是峰頂),是作為測量基準的三角點,位在兩個山頭的測量人員會清空三角點間的視線阻礙,可以清楚目視對面的三角點才能後續測繪工作。

 

奇萊北峰的水泥三角點方柱。

 

Q:沒有先進電子儀器以前,山峰的高度是如何精準測量的?

現代的登山地圖跟航空照片習習相關,地圖的製作首先要取得精確的航空影像,然後描繪出山形輪廓並取得平面上三角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再實地測量三角點間的仰角、斜線距離,最後以直角三角形原理計算出山頂的高度,地圖上山頭的標高、等高線基本上就是這樣畫出來的喔。

 

黃色虛線為水平距離,以空照影像取得;紅色實線為人員上山勘測的仰角、距離。只要知道A山的高度,即可算出B山的高度,以此類推。

 

Q:最新版的2020百岳地圖有什麼新亮點技術?

最新的2020高山百岳地形圖採用了「空載光達雷射測量」技術測繪,相比傳統的航拍加上三角測量,有時可能將高聳的樹木頂端誤判為地形,空載光達雷射能極精確的分出樹、地的高度差異,讓新版地圖能更細緻的繪製地形、更準確的掌握正確海拔高度。

 

Q:電腦繪圖出現前的地圖怎麼繪製?

在出現方便的電腦繪圖軟體前,地圖的繪製要先取得空照影像,再用描圖紙一條條勾勒出等高線,繪製一張小小地圖都是非常複雜的工項。

 

Q:面對手機普及的地圖APP,傳統地圖將何去何從?

上河文化也曾在2016年推出線上付費版的上河百岳導航APP,可以利用如google地圖定位的方式套用在更精細詳實的登山地圖上,但後來不敵以免費互相分享航跡資訊的導航APP。

 

雖然能隨時監控自身位置的手機更方便,讓使用紙本地圖的人越來越少,不過閱讀紙本地圖還是有不可取代的價值,能將整個山域的圖資攤開時更能總攬了解所處環境,包括山頭間的位置關係、整體的行進方向判別等,用手機的小螢幕很難一目瞭然,也更適合在走完一天的行程後,攤開圖紙與夥伴討論一整天的狀況與未來的行程規劃。

 

攤開紙本地圖,最能一目瞭然山岳間的大空間關係。

 

連總編有話想說

 

投身地圖製作事業近30年的連鋒宗認為:地圖作為重要的參考資訊,是救災、救難系統中重要的一環,政府應該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圖資上,更要尊重製圖單位的智慧財產。

 

不論是2009年莫拉克風災救災計畫、到最近空軍直升機墜落烘爐地的救難行動,都得依靠準確的地圖才能最快抵達現場,過去許多單位也都採用上河地圖進行作業。2015年消防署為了建置一個「救災應變線上資料平台」讓救難單位整合使用,指定上河圖資作為底圖,連鋒宗也提供圖資參與建置討論,最後花了近億公帑完成的線上平台,卻以「沒有使用上河圖資」為結果,但實際上系統內的等高線、標示等卻與上河出版的圖資相同。

 

連鋒宗也感嘆,很樂意自己的地圖能對救災救難有助益,但最重要的基礎圖資政府卻不願意投資,甚至有侵害智慧財產權之疑。相關單位願意投入資源,未來才可能有更多專業者投入圖資事業,持續更新最好的資料,才有可能永續發展、進步。

 

 

撰文/王一訢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