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初,朋友邀請我參與「眠月線」行程,是我初次體驗離開城市、長時間行走在自然環境的感覺。雖然如今走向更原始林地後,才知道那地方並非「自然」,但它確實開啟了自己對戶外活動的興趣。
愈來愈積極規劃登山行程的我,由於當時在服務業以排班工作為主,總是和身邊喜歡登山的朋友錯開了休假時間,因此,這也造就出我的初期登山經驗多半是以「獨攀」為主。
我的獨攀經驗是採取循序漸進式的:從茶壺山等郊山入門,到加里山、塔曼山、東卯山等中級山作為訓練,然後推進到奇萊南華、玉山前峰、羊頭山、向陽三叉山等高山百岳路線。每一次啟程前,都會徹底研究過交通路況、住宿、天氣、行程路線(GPX、近期的行程紀錄)以及評估自身能力是否可以應付各種風險,從不允許自己越級打怪的方式進行獨攀。
我常和朋友說,多虧了這些過往經驗,讓自己的登山知識和能力得以快速成長,同時也更明白自己仍有多項不足之處需待加強,促使我以更謹慎的態度面對每趟行程。當我認為自己可以在照顧好自己之餘,還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時,此刻的我才逐漸踏入「團隊登山」的階段。
即便現在愈來愈常和朋友們上山,我心底仍舊嚮往、甚至偶爾還是會為自己安排獨自登山的行程,畢竟「獨攀」對我而言,仍舊是所有登山方式中最能讓我感到放鬆的狀態。
我以為獨攀好比是一種生活方式,縱使客觀上存在較多風險,但它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分。然而,只要一段時間發生了「獨攀山難事件」,在臺灣的登山社群裡就會掀起一波「獨攀行為正當性」等相關討論。
很多人尚無法認同獨攀行為,這倒無妨,畢竟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價值觀念不盡相同,任何事情肯定會有它支持與反對方。不支持獨攀的原由很多,其中比較難讓我認同的說法是「獨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每當看到這樣的觀點時,就會忍不住想要分享自己的獨攀經驗。
獨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大多數不認同獨攀行為的人,其實都未曾有過獨攀的經驗,他們會藉由想像中的情境,放大檢視獨攀時可能遭遇的危險和恐懼。有些人可能藉由團體登山中的落單(或者說是「被獨攀」)經驗,體驗到一個人行走的過程甚感不安,進而以為獨攀上山時的感受同樣如此。但值得思考的是,人們之所以感到不安,或許和獨攀沒有直接關聯,而是對行程準備或對自身身體認識都還不夠充足。
而在不認同獨攀行為的群體中,有些人會認為獨攀者不負責任的態度,最主要原因都是因為評論者是站在「獨攀者親友」的立場看待這件事情,所以才會說獨攀者對自己生命不負責,也因為不重視親友的關愛、建議,而認為獨攀者的行為是不負責任與自私的。
但就個人經驗上,當自己計劃獨攀時,通常處理態度都是更為謹慎、事前準備也都更加周詳,會做盡一切努力讓自己、也讓身旁在意的人不要擔心。打個比方說,當我參與團體登山時的觀察,主揪或領隊通常都是對行程準備與了解最多者,其餘隊員在大多時候都是處於「跟著走」的角色狀態。然而,當今天只有自己一人登山時,勢必得要一人分飾多角,身兼領隊、嚮導、廚師和醫護員等,才可能為行程中各種風險做好預防。
此外,獨攀者之所以獨攀,其實也可能因為考量到隊友能夠配合的時間、相處習慣以及是否具備相當的能力,進而決定某趟行程是否採取獨攀或團隊登山。在各種條件衡量之下,選擇獨攀的方式其實也是為了降低團體登山時的風險。
最後,從事獨攀需要很強壯的心理素質。不論獨攀者的能力有多強,也不論做了多少準備與訓練來降低可能風險,當要前進一段未知的旅程時,就算是獨攀者心裡也一樣會存在一絲恐懼,因此,獨攀者的心理能量必定要夠強大,才得以支持他們從事像這樣的探險旅程。
潛藏於獨攀中的風險
一、你的能耐在哪裡?
有時進行獨攀,其實是在認識自己身體的能耐與極限。雖然使用「極限」一詞,但當我在實際規劃行程時,並不會將行程安排得十分緊迫,而是會在試圖探索速度、體能或耐力的同時,讓每一趟行程的時間、移動距離都能夠具備較大的彈性,去應付隨時可能面臨的風險狀況。
在進行獨攀時,我會變得更專注──專注於眼前每一步伐,也專注於與自己深度對話。當面對自己比較不擅長的地形時,我會盡量放慢身體移動速度,確保自己能夠安穩、順利地度過難關為止。而在身體比較有把握的路段移動時,就會嘗試與自己對話,審視當下身體與精神狀態,藉此了解未來在安排其他行程時還能夠做出哪些調整。
負重能力或每次上山該攜帶什麼東西,也是獨攀者經常學習的事情。上山的交通方式也會影響背負重量以及攜帶的物品多寡,比如:騎機車登山時,如果機車空位不夠、或登山期間有機會降雨,就會將部分原本要留在山下的物品背上山,相對地就會增加負重量。這裡頭還有很多都是獨攀幾次之後,才慢慢注意到的小細節。
二、基本功課是否做足?
所謂的基本功課,就是對路線的研究、時程規劃、天氣與路況的掌握、撤退規劃、體能與登山知識的準備,以及包括交通(騎機車、駕駛汽車或搭乘大眾工具等不同交通方式,也都會對體能或時間規劃產生不同的影響)與住宿規劃等安排,也同樣包含在風險管理的項目之中。
這裡分享一篇 Facebook 貼文,是山友陳宥伶的經驗分享,內容有關乎登山探勘時可以做的準備事項,是屬於比較進階且重要的登山知識。
三、登山過程發生迷途、受傷、昏迷或死亡
登山期間若發生迷途,是否有能力讓自己回到較安全、或較正確的路徑上?而受傷時,例如:擦撞傷或雙眼被箭竹林攻擊時,是否有能力或工具來降低傷害、繼續前行?
而昏迷與瞬間死亡,是不論團體登山或獨攀都有可能面臨到的風險。這部分只能時時提醒自己,以不求快、不取巧,只求生命安全地進行登山活動,如此也才能好好享受登山的樂趣。
延伸閱讀|山野教育|登山迷路了怎麼辦?
願意獨攀的理由是什麼?
許多朋友知道我的登山經驗後,經常問我:「為什麼會喜歡獨攀?」
一開始,純粹因為自己很難找到合適的夥伴才選擇獨攀,但幾次經驗後,發覺自己其實更喜歡也更享受一個人登山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個性使然,覺得獨處對我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就像一個人旅行的感覺一樣,既不容易感到壓力,也不會輕易感到孤寂。甚至在團隊登山時,我也會要求隊員給我一定的獨處時間,藉此復原消耗的心理能量。
當只有自己一個人登山時,時程安排可以變得很彈性,行進間也可以依自己心情、體能狀態調整行走速度,並不會像在團隊登山時有趕行程的壓力。
除此之外,獨攀過程中發生的狀況大多只能靠自己解決,也因此登山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速度會相對更快速一些。
當我計劃獨攀時,我會秉持三個「不上山」原則:
一、行程路線非自身能力所及(例如:該行程中要過地形的次數與難易程度)
二、天氣狀況不如預期(例如:下雨或地震後可能造成路段崩塌)
三、評估當下身體狀態不適合登山(例如:出發前一天的睡眠是否充足等)
只要符合其中一項,我就會果斷取消獨攀行程。假如所有條件都維持在良好狀態,我就會讓自己好好地去享受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獨攀,是渴望對生命的探索與創新,是活出自我生命的一種方式,過度的批評與汙名化只會讓更多人誤會獨攀是件可怕、自私的行為。希望大家別再把「獨攀」想得這麼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