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北台灣越嶺 七堵到菁桐的徒步風景(下)

從這裡開始也是本行程的最後一段,即取菁桐古道下往菁桐坑。菁桐古道至少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平溪線鐵道尚未闢建前,是汐止通往平溪最重要的道路,大量來自汐止的工人與伴隨而來的物資,從菁桐古道進入基隆河上游,為平溪地區的煤礦榮景貢獻青春。

俯探基隆河上游,走過菁桐繁華歲月

俯瞰磐石嶺,黃色車子停靠處即菁桐古道入口。

 

在平溪線通車後,菁桐古道也仍是當地居民重要的對外連絡道,直到汐平公路開闢後逐漸廢棄。今天的菁桐古道,已是山友攀登平溪三尖的薯榔尖、石筍尖必經路徑,而從磐石嶺往下的平溪段,則可經過肉板峠、魔神仔洞、煤礦選洗場到菁桐車站。

 

磐石嶺土地公廟,默默守護來往旅人(左);入口處刻有「菁桐古道」的大石(右)。

 

磐石嶺的入口有一顆寫有「菁桐古道」的大石,前段路況非常好,至肉板峠都是寬大可行車的平坦土徑,據說是日治時期保甲路的一部分。過肉板峠遇往三坑山的岔路不取,取右不久即沿著小溪進入一片涼爽的樹林。菁桐古道和北部其它古道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她許多路段都還保持自然的面貌,雖然有些邊坡加強,但不會像大部分陽明山、東北角或剛剛走的姜子寮步道那樣,過度人工化。近中午時分,走在步道上仍聽涼風習習,流水潺潺,腳步也輕快起來,不久就到魔神仔洞,這是菁桐周遭眾多採礦遺跡之一。

 

菁桐古道路況良好,圖為途中的關口「肉板峠」。

 

 

菁桐過去只是一個很小的山村,日治時期大力開發煤礦後,曾一度極其繁華。自1918年開始曾陸續開鑿石底一坑至六坑,並在1930年代將地下各坑連通,統一由新開鑿的「石底大斜坑」出坑,成為全台煤產量最多的礦區,整個平溪線的產煤中心也就落在菁桐附近,直到1975年石底大斜坑廢棄、1988年石底煤礦停止開採,才迅速沒落。

 

 

眼前這條十幾公尺長的小隧道「魔神仔洞」,也正是菁桐煤礦產業的活歷史之一,以前可能是作為台車隧道,但附近看不太出台車道的遺跡。洞內不高,需要彎腰才能進入,有點積水,另一端也有路通出去。魔神仔洞下方還有一個斜坑,末端堆滿土石。從這裡以下的路就鋪滿了花崗石階,一路筆直下到二坑口,接上煤礦選洗場與菁桐車站,隨著人聲漸漸沸騰,此行也近尾聲。

 

傾斜的另一礦坑坑道(左);最後步道直下二坑口、菁桐(右)。

 

菁桐古道旁的小溪,即是基隆河其中一股源頭。

 

菁桐古道終點的煤礦選洗場,部分空間已活化為咖啡廳,而石底大斜坑就在後方山坡上。

 

火車即將停靠菁桐站。

 

認識與共生

這片山區當然有更多故事值得細細發掘,對於周遭土地的更多認識,或許也能對原先的歷史和地理觀激起更多不同想像。而在這次下往菁桐的途中,路上至少看到5、6個天燈殘骸,也令人唏噓不已。想著菁桐古道上巧遇的竹雞、在拔西猴附近擦身而過的山羌,以及那迴盪在暖暖山間的山羌叫聲,總希望人們能有足夠的智慧,找到與這些其實離我們很近的生物,一條共生的方法。找個機會來這帶走走吧!換個角度認識這片土地,發掘舊的與新的故事。

 

菁桐古道上隨處可見的天燈殘骸。

 

注意事項

1.山區岔路眾多,請務必準備好資料再出發。
2.拔西猴山周遭山徑較濕滑,建議穿抓地力佳的雨鞋或登山鞋。
3.姜子寮山附近較無遮蔭,夏季健行慎防中暑。

 

交通

去程:可搭乘火車或自行開車至七堵火車站。拔西猴山登山口在泰安路75巷19號民宅旁,續過小橋後取右土徑即可。
回程:可從菁桐車站搭乘平溪線。

 

延伸閱讀:【北台灣越嶺 七堵到菁桐的徒步風景(上)】

 

撰文、圖片/温凱傑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