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20-05-25

鯨豔太平洋—東海岸賞鯨紀行

全世界鯨豚歷經長期演化至今約有九十種,台灣海域曾記錄約其中三分之一種類,賞鯨在台發展逾二十年,開啟人們海上尋鯨體驗,也讓人回頭檢視台灣鯨豚保育的成效與隱憂。

夏日十點太陽正大,我乘著台東成功港晉領號賞鯨船從三仙台出海,適逢颱風來臨前夕,湧浪一波波擊向船身,船行顛簸,全船人忍著快暈船的痛苦,在海面尋找鯨豚蹤跡一個多小時,就在熱昏暈到快放棄之時,終於!看見一群黑色短小的背鰭在海面浮現,解說員大喊:「船頭十一點鐘方向有一群瓶鼻海豚!」暈船的人霎時全都醒了,衝到船頭搶看海豚的美麗身影,偶有幾隻小海豚躍出水面,落下時激起白色水花,引起遊客陣陣驚呼。

 

賞鯨翻譯自英文「Whale Watching」,泛指出海欣賞鯨魚與海豚,因為台灣東海岸緊鄰太平洋,海底地形加上黑潮流經,海域適合鯨豚覓食、棲息、路過閃流,鯨豚種類和數量都豐富,每年四至十月是最適合賞鯨豚的季節。鯨魚與海豚都是海洋哺乳類,分別只是鯨大、豚小,通常四公尺以上的物種稱為鯨,因為鯨豚跟人類一樣用肺呼吸,需要到水面換氣,人們才有海上賞鯨豚的機會。

 

最親人抹香鯨「花小香」好奇游來賞鯨船旁,吸引船上遊客圍觀拍攝並領略友善賞鯨思維。

 

但賞鯨猶如大海撈針,即使現代科技再進步,還是得靠船長、船員的眼力土法找鯨豚,而且牠們是野生動物,並不是被豢養在大海的固定區域,所以能看到就很幸運。

 

台灣賞鯨豚目擊率約有八、九成,但總是會有「摃龜」沒看到鯨豚的時候,除了尋找鯨豚,花東海域偶有鯊魚、魟魚、曼波魚、旗魚、飛魚、鬼頭刀、海鳥出沒,都是不同的驚喜,而且從海上回看台灣連綿的青山與湛藍海岸線,更能感受台灣為何會有「福爾摩沙」的美譽。

 

賞鯨領台灣人航向海洋

台灣周邊海域也曾有許多大型鯨魚,甚至台灣早期還有捕鯨業,在南部海域曾經捕獲大翅鯨、藍鯨、布氏鯨、塞鯨、抹香鯨、長須鯨、虎鯨等,1981年因美國強力干預而停止捕鯨,但仍有捕食海豚的行為,1990年澎湖沙港圍捕海豚事件,在國際壓力下,台灣將鯨豚列入保育類,鯨豚保育觀念才逐漸在台萌芽。

 

1996年研究人員與漁民組成「尋鯨小組」,展開台灣首次海上鯨豚調查,從花蓮石梯港搭漁船出海尋鯨,當時發現虎鯨震撼全台,引發民眾賞鯨興趣,因此揭開台灣賞鯨序幕,1997年7月台灣第一艘賞鯨船海鯨號,就從花蓮石梯港出發。

 

目前東海岸賞鯨固定於四個港口:宜蘭烏石港、花蓮港、花蓮石梯港、台東成功港。烏石港和花蓮港距離市區較近、交通便利,是許多人初次出海賞鯨的地點,花蓮港更因海底地形適合鯨豚聚集,離岸不遠水深即達上千公尺,加上賞鯨船隻夠,會互相通報,所以賞鯨目擊率較其他港口佳。

 

黑潮記錄鯨豚逾二十年

1998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花蓮成立,是台灣第一個以「海洋」為主的非營利組織,同年花蓮港的多羅滿賞鯨船公司也成立開啟非營利組織與賞鯨業者逾二十年的合作關係。

 

黑潮培訓解說員配合多羅滿賞鯨船出海,協助解說與海上記錄鯨豚資料,多羅滿每張賞鯨船票則會提撥部分費用回饋黑潮,作為推動海洋與鯨豚保育的基金,民間雙方合作成就了台灣二十多年「不間斷」的野外鯨豚調查資料,連台灣官方或學界也沒有如此完整的資料。

 

也因此啟發許多有志之士,金磊2001年加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此一頭栽進鯨豚攝影世界,不會暈船的他,熟知每種鯨豚習性,從船上拍攝鯨豚水面上的畫面拍得傑出,後來更瘋狂投入水中攝影,成為台灣首位水下鯨豚生態攝影師,每年夏天他都會駐守花蓮,只要外海傳來大型鯨的消息,他就會立刻呼朋引伴包船整裝出海。

 

金磊在花蓮外海從事鯨豚調查,曾看過同時出現六十幾隻抹香鯨,可惜台灣賞鯨船受限於每次航行時間約兩小時,台灣人又很容易暈船,搜尋的海域範圍其實很小,他期待地說:「如果我們能在海上搜尋更大的範圍、待的時間更久,也許能發現台灣海域還有許多特殊的生物。」

 

作者黃小莫長年洄游台灣海域,親身跳海採訪,無畏艱難危險,帶回台灣海洋現況的第一手報導。

 

賞鯨業如何永續發展?

賞鯨發展逾二十年,總共帶領超過六百萬人次出海,包含國內、外旅客。長年於東海岸進行鯨豚調查的專家余欣怡指出,鯨豚保育這麼多年來,讓一般大眾終於認知鯨豚不是食物,而是保育類動物,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到野外欣賞在大海中悠游的鯨豚,理解水族館的鯨豚表演並非生物原貌。

 

2018年4月28日,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成立後,台灣海洋事務開啟了新的篇章,包括海汙海廢、海洋生物等,都是海保署的權責範圍,海洋野生動物保育的主管機關,也從農委會林務局變更為海保署。

 

然而,2018年9月抹香鯨花小香一連多天現身花蓮外海,吸引多艘賞鯨船圍觀,也引發是否該制定更完善賞鯨規範的討論。據海保署《海洋保育啟航》報告指出,賞鯨對生態可能造成影響,包括船隻燃料污染、遊客隨意丟棄垃圾、過度開發敏感的沿海地帶,干擾鯨豚與其他野生動物生態,會造成短期或長期的衝擊,所以,推動友善賞鯨是改善賞鯨產業品質的第一步。

 

雖然鯨豚在台灣列入保育類已30年,但這些年來鯨豚混獲誤捕事件仍層出不窮,為了捕捉人們想吃的海鮮,許多鯨豚因此喪命。其實,許多賞鯨船長也是從漁民轉型做旅遊觀光,從討厭鯨豚搶食漁獲,到帶遊客以賞鯨豚為生,海洋面臨的困境他們最清楚,隨著海洋資源愈來愈匱乏,出海尋找鯨豚也愈來愈困難。

 

台灣賞鯨走過二十多年風華,人們對於鯨豚、大海從完全陌生,到逐漸認識、了解,若未來賞鯨企盼朝向負責任的「生態旅遊」方向前進,得訂定規範、提升賞鯨品質與兼顧漁業管理,才能永續發展,「鯨」喜源源不絕。

 

 

本文節錄自《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


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

 

作者: 黃佳琳

出版社:經典雜誌

期許藉由本書能讓更多人親近海洋、愛護海洋,打開心的視野,找尋海洋保育與經濟發展兩全方式,為人與自然共存尋求一條永續之道。

 

精彩內容閱讀更多

影音連結《經典.TV》

 


作者簡介

黃佳琳(黃小莫)Lynn Mo

從事記者工作超過十年,遊歷海內外,近年結合海洋環境議題與海洋旅遊推廣,潛水採訪國內外知名潛點,長期關注生態旅遊、潛水觀光、海洋保育等議題,報導作品遍布各大媒體,也常上廣播、電視、網路節目等分享旅遊經驗,並到學校、公部門或企業演講分享海洋保育等議題。因為寫海、愛玩,2018年底從城市台北搬到離島海邊居住,往返大島、小島間採訪,三十歲時學了潛水,因為太愛台灣,才用生命寫了這本書。

世新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旅遊記者、非凡新聞周刊藝文記者、年代電視台駐上海特派記者,現為雲遊四海、吃喝玩樂的旅遊記者、海洋記者、自媒體人、獨立記者、生態旅遊行銷企畫等斜摃人生。

 


關於《經典雜誌》

一本深入探討生態環境、歷史地理,以及當代人文議題的刊物,藉著雜誌採訪人員結合全球優秀文字、攝影,以專業而深入的角度,全年在各地採訪,將台灣帶上國際視野,將國際多元思維介紹給台灣讀者,《經典》編輯群及作者將人文的關懷發揮極致,帶領讀者接觸人民與土地、體驗歷史軌跡、觀察大自然的動脈、碰觸不同文化的思維,誠然是一冊冊當代人類文化的記錄檔案。

官方網站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