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
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暌違5年後於7月復談,會中聚焦深化雙邊關係及疫後復甦,外界多關心疫苗及半導體供應鏈議題。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日前公布最新統計報告,指出今(2021)年截至6月,急救站共處理了347件野生動物救治案件,在眾多傷病動物之中,領角鴞就占了38起,為急救站最常見的物種,其次為石虎、穿山甲,三種保育類動物大多是因為受到車禍、或是犬隻攻擊等創傷被送來急救站。
台東廣原部落2019年7月發現一隻迷途小母熊Mulas,由台東林管處接手照養,歷經近10個月的照養與訓練後,野放迄今回歸山林已超過一年。台東林管處在今(2021)年6月下旬,透過衛星指令解除Mulas配戴的追蹤頸圈,並取回分析,
鯊魚族群健全,海洋生態才能跟著好。牠們雖高居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卻得努力與人類漁業撈捕保持安全距離。這些延繩釣漁船、大型網具遍及之處,所形成的「漁業足跡」,是否代表著鯊魚族群存在的風險?近期《自然(Nature)》期刊幾篇報告,提出不同意見。
三立集團旗下私人動物園「頑皮世界」擬斥資1.8億元,從非洲史瓦帝尼引進18隻長頸鹿等動物,日前已取得林務局進口許可。對此,動保團體、立委及國際專家於7月7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強調林務局未依國際公約,審查動物來源是否涉及非法獵捕,呼籲政府、三立懸崖勒馬,立刻撤回引進申請,否則該案將嚴重威脅台灣在國際的保育形象。
從指導學生釐清了千元鈔上長久以來視為「玉山薊」的植物,是台灣特有新種「塔塔加薊」,到協助林務局篩選出106種具有園藝、景觀、蜜源及保健等具市場潛力的原生植物——曾彥學從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轉身為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長,秉持林試所百年文化,繼續引領研究人員詮釋林業,並以其所長守護台灣原生植物,編寫一部台灣原生植物出頭記。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和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6月10日聯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在全球議程上的重要性遠超過生物多樣性流失,但這兩個問題其實密切相關,帶來的衝擊也很類似,必須立即一起解決。
每年都有一片與丹麥國土大小相當的原始熱帶森林遭到破壞——隨著氣候變遷加劇、生物多樣性下滑,世界各國對造林的重視程度隨之提高,不過該如何避免在錯誤的地方種植錯誤的樹種?科學家今年擬定一份「造林十大黃金守則」(10 Golden Rules for Restoring Forests),幫助民間、企業和決策者,讓造林效益最大化。
後疫情的旅遊業前景,有的國家互談旅遊泡泡,有的國家則開始談轉型。上個月,紐西蘭國會發布第二份關於旅遊業的獨立評估報告,報告建議,在遭逢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打擊之際,紐國政府更應趁此時機推動觀光改革,走向永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