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洄瀾灣變美了。原本為了減緩花蓮北濱、南濱以及化仁海岸的海岸線退縮,經過水利署九河局數十年監測、水工模擬接力,不但將消波塊退出海岸坡面,改以順應自然密疊的天然塊石,「養胖」海岸灘地,更透過離岸潛堤減緩海浪沖刷灘地的力道。如此一來,親近海洋變得可及且容易,周邊營造的海岸風情,也吸引花蓮市民前來休閒遊憩。誰說海邊只能放消波塊!
洄瀾灣變美了。原本為了減緩花蓮北濱、南濱以及化仁海岸的海岸線退縮,經過水利署九河局數十年監測、水工模擬接力,不但將消波塊退出海岸坡面,改以順應自然密疊的天然塊石,「養胖」海岸灘地,更透過離岸潛堤減緩海浪沖刷灘地的力道。如此一來,親近海洋變得可及且容易,周邊營造的海岸風情,也吸引花蓮市民前來休閒遊憩。誰說海邊只能放消波塊!
台灣各海洋公民科學團體2020/11/28日首次聚集,在台灣博物館南門館舉辦「海洋狗仔隊大集合」嘉年華,邀請對海洋有興趣的一般民眾,成為「公民科學家」加入目擊回報海洋生物的行列。
(8月9日)深夜有民眾發現,墾丁國家公園大灣沙灘北端某處出現24隻孵化的小海龜。 由於周邊光害,部分海龜寶寶遭誤導往燈光處爬去,經聯繫後飯店立刻主動降低燈光,海生館、墾管處及海巡等單位保育人員順利協助小海龜全數回到大海。
海龜為何要吃塑膠?一篇新研究提出新答案,這是因為塑膠味道在海龜鼻中聞起來就像食物。新論文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
近年全球減塑行動、限塑倡議風起雲湧,可說在2018年達到高峰。從2018年世界地球日主題票選定為End Plastic Pollution(暫譯「終結塑膠污染」),到同年6月5日環境日主題Beat Plastic Pollution(暫譯「擊敗塑膠污染」),再到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主題Plastic Pollution Prevention(暫譯「預防塑膠污染」),一連串的國際環境節日都在呼籲正視塑膠產生的污染問題。
天生喜歡自然,於海洋大學畢業後,在各種機緣之下,單純想做一些有意義、對世界有幫助的事。陳人平先生想把好的、正確的觀念推廣給大家知道,沒有特別的時間與契機,只是因為他天生喜歡自然,這是海湧工作室成立的原因。
© OURTRAILS.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CY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