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萊連峰,從奇萊北峰延伸至奇萊南峰的稜線,是屬於中央山脈「北三段」的一部分。沿途經過惡名昭彰的「卡羅樓斷崖」,包括各種瘦稜、裸岩、崩壁、碎石坡與有刺植物等挑戰地型,行走時必須得專注小心。
這一條冒險型步道充滿各種危險,但它同時具備著豐富的地型面貌,只要漫步其中,便可以清楚看見壯闊的高山岩脈與婀娜蜿蜒的稜線輪廓,當豔陽灑落在路徑的巨石上,無論近觀、遠眺都別有一番風情。
登山時間:2022 年 7 月 27 日至 29 日
參與人數:5 人
天氣狀況:晴天無雨;第二天午後稜線起霧
辦理手續:須辦理入園證,不須辦理入山證;申請山屋或營地(註:須分別申請奇萊主北稜線營地、天池山莊床位或營地);建議投保登山險
行程安排(三天兩夜):
第一天:奇萊登山口→小奇萊(1.4K 處)→黑水塘山屋(3.7K 處)→成功山屋(4.8K 處;最後取水點)→奇萊主北稜線營地(6.4K 處)
第二天:奇萊主北稜線營地→奇萊主峰岔路→卡西木屋遺址→卡羅樓斷崖→卡東營地→奇萊南峰三岔口→天池山莊
第三天:天池山莊→雲海保線所→屯原登山口
三角點:
卡羅樓山:H3385m,臺灣高山七峭之一。
出發日前一天,我們一行人從臺北自駕到屯原登山口附近的民宿過夜,車子停留此處,隔天清晨請接駁載我們前往松雪樓(奇萊登山口)起登。由於是「A 進 B 出」的行程,這樣的交通安排最合適。
從奇萊登山口出發後,路段以下坡居多,沿途和隊友聊著天,輕鬆愜意地抵達了黑水塘山屋。後半段的路程就是一路陡上稜線,我們在成功山屋大休息,並且取完當晚與隔日的飲用水,整裝完畢後啟程。
我們傍晚前走抵稜線處紮營,由於時間還早,大家就開始找點「事情」做:烹調食物、稜線上慢跑和欣賞風景,或是尋找岩塊抱石。
第一天以輕鬆的步調走完行程,沒有人前往鄰近的奇萊主峰、奇萊北峰這兩座百岳,由於「撿山頭」本來就不是這趟行程的目的,大家也就沒有特別感到猶豫或可惜。對我而言,這樣的選擇能夠讓我有足夠的時間適應海拔高度,好好地為隔日的冒險旅程備戰,不也是件好事?
第二天,我們沿著奇萊主峰的稜線,一路走到奇萊南峰下的天池山莊。雖然視覺上的距離很短,彷彿可以望見南方清脆的高山草坡,但稜線路徑起起伏伏,再加上各種地型的綜合挑戰,便拉長了實際行走的時間維度。
我們屏氣凝神。當順利通過一處又一處的危險地型,轉個彎,眼前的左右方向都似路非路,我們這才明白,除了專注於過地型,也必須仔細地判斷路徑方位,以免迷失在神秘多變的奇萊山中。
「人在野外,必須學會和身體一起工作,全神貫注去聆聽體內的韻律,面對自己最深的恐懼,緊要關頭召喚著身體,同時也被身體召喚。」──《神在的地方》
不禁回想,當時前往奇萊連峰時,由於對高度的恐懼、對意外死亡的擔憂,讓我的每一步伐都走得相當謹慎。當我抱持「想要活著」的想法,那些原以為跨不過去的恐怖地型,就會因為大腦對身體釋出更多的信任感,使我更勇於嘗試、去探索身體向外延展的可能性。
為什麼登山?為什麼探險?為什麼彷彿越接近危險的事物,才能證明活著的一切?嗯,有時確切的答案難以明說出來,但,你的大腦知道,你的身體也會知道,似乎唯有不停地探索,才能在尋找生命意義的方向持續前進。
攝影/黃冠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