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凱文,19 歲開始接觸並從此愛上衝浪,24 歲為了逐浪而展開創業人生。對許多人來說,要把戶外運動從興趣變成工作、甚至創業,幾乎都會被視為不太現實、勢必面臨眾多挑戰的過程。然而,俞凱文堅持自己的熱情和理念,化不可能為現實,為自己的青春衝出一道閃耀的成績。
我 19 歲開始接觸衝浪,那時候的工作是在臺北當一名職業軍人,每到週末都會往花蓮衝浪,慢慢地就培養成為自己的興趣。退伍那一年 21 歲,我毅然決定到花蓮定居,那段時期嘗試了許多工作,比如像外送員、水電工、健身教練,甚至到綠島擔任過 SUP 教練(編註:Stand Up Paddle 的縮寫,是一種結合衝浪與傳統手划槳板的「立槳水上運動」),全都是為了支撐我在花蓮活下去。
這段時期同時也是我最黑暗的時光。由於我的工作和經濟狀況不穩定、生活嚴重失衡,導致我近半年的時間都沒有碰過海水,這對於一個喜歡衝浪的人來說,問題是很大的。
直到 2021 年接下 Bartender 之後才開始出現轉機,這份工作讓我可以在白天衝浪、晚上努力賺錢,而這種模式維持了一年多後,我意識到,人們追求的「生活和工作取得平衡」原來就是這種感覺。
後來有一次和酒吧老闆閒聊,說自己可以在白天做衝浪教學,傍晚再回到吧臺工作,結果老闆很直爽地答應合作看看、讓我試試水溫。這一試就讓我發現,其實在花蓮做衝浪教學是可行的一件事,於是隔年我 24 歲時就決定鼓起勇氣創業,投入打造屬於自己的衝浪工作室。
那時候的我對創業其實還摸不著頭緒,甚至對創業是感到恐懼的,因為如果失敗了,付出的一切心血就會付諸水流。在酒吧兼職衝浪教學的那半年期間,我真的是全心全意投入在做「衝浪教學」這件事,後來得到了許多正面回饋,也建立很好的口碑,這對當時的我來說就是一種肯定,同時也應證了我所做的事情,其實並不需要猶豫或感到過多恐懼。
當衝浪這項興趣轉變成工作,它讓我意識到創業過程並沒有想像來得輕鬆,不只是衝浪,我還花時間去學習行銷、客服訂單管理,也為了讓客人獲得更好的衝浪體驗,去投資更好的裝備。而當衝浪變成不再只是單純享樂之後,我的時間就必須掌控得更加精確,畢竟如果都只有做衝浪教學的話,我認為能量終有被消耗殆盡的一天,所以無論如何都必須要留給自己去享受衝浪的時間,只要疲倦就去衝浪,就算只有衝一次也好,它都能讓我完全充飽電!
衝浪對我而言是一件很快樂、很放鬆的事情,它可以讓我擺脫掉工作的疲倦或是對生活迷茫的感覺,也因為渴望讓衝浪在我生命裡留下更多的比重,所以當我面對創業過程再多的困難或瑣碎的阻礙時,心裡頭仍然有一道強大的能量信仰,支持自己繼續向前。
而衝浪變成了工作之後,當你看到客人因為你的教學而成功站上浪時,他們開心、我也開心,他們獲得了成就感,對我來說也同樣很有成就,因為它讓我知道,原來自己還有帶給別人快樂的能力,這種感受氛圍很好、是充滿能量的,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對自己為衝浪創業這件事感到後悔。
衝浪為我的生活也帶來很大的改變,那種以前和朋友跑夜店、喝酒的習慣已經不在,它讓我變得自律、更懂得做好時間管理,如此我才有辦法維持每天去衝浪。當然,這也是因為每天的浪況都不太一樣,我們必須要去觀察、去計算時間,然後安排好某個適合的時間點去衝浪、其他時候就去工作。
如果真的要說衝浪本身最吸引我的地方,那肯定是站在浪上的瞬間,那種感覺彷彿就像時間被按下暫停,因為你想喔,一道浪可能維持 5 到 10 秒,但我們必須付出許多努力跟時間、不斷練習打好基本功,甚至在那之前還要先抵達浪點,我們才有辦法去好好享受那短暫的幾秒鐘。所以站上浪的瞬間是非常珍貴且美好的,甚至會讓人感到一點點上癮:為了逐浪,所以我必須更加努力去追尋。
延伸閱讀|【海人之聲】京太郎:我攝影,我潛水,我在水底拍出海廢的美麗
撰文/吳柏樺
責任編輯/OT 編輯部
圖片來源/俞凱文、快樂衝浪工作室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