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騎鄉土吃喝朝聖 北港
除了深山原野外,偶而騎著單車在充滿人文風情的巷弄中穿梭,品嚐小吃,感受在地的鄉土文化,也是一種不錯的經驗。親眼目睹傳統麻油的製作,認識米粉曝曬的過程,甚至身處香火鼎盛的廟宇中,沾染一身的香火氣……
朝天宮的旺盛生命力
在北港騎單車一點都不會感到勞累,這兒有的是小吃,一定讓人聞香下馬,一整天都有得吃。多的是傳統老店,不管賣什麼特產,都有可能是幾近失傳的手藝製作,甚至有幸目睹老師傅正在秀二手絕活。開闊的北港溪就緊臨北港老街,不一會就可輪到另一番農田的景象,這樣的經驗是值得單車族嘗試的,走一遭絕對比去世俗的觀光風景區更有收穫。
老早就聽聞北港的朝天宮香火鼎盛,然而百聞不如一見,廟口前的中山路上香客熙熙攘攘,萬一運氣夠好,遇到各種「陣頭」經過,那真的是寸步難行,只見神轎左搖右晃,人人若非舉香跟拜至少也是虔誠的目送,只有在鑼鼓喧天的朝天宮前才能感染這股旺盛的生命力。我們有幸目睹這一切,當地的店家告訴我們;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那一天是北港鎮最瘋狂的日子,有上百支陣頭隊伍都在這天進駐朝天宮,若想要用鏡頭記錄精彩的神蹟瞬間,這天是最北港的日子。
來這種地方玩賞,騎單車是最適合的方式,不但能進入所有巷弄,也能隨時離開鬧區進入田園。巷弄裡隨時遇到一間不起眼的老舊建物,卻有著三代以上傳承的名產;田埂中,更可老遠看見農民忙著採收農作,而他們會告訴你下次收成是什麼時候。
朝天宮前的中山路上好似60年代的台北迪化街,不知是景象復古,還是這兒一直保持如此,至少視覺景觀充滿懷舊的風情,餅店、戲院、市場…,讓人目不暇給。直到路底的堤防,才發現緊接著的是鮮紅色的北港觀光大橋,只供行人步行,機動車輛是無法進入的。這座鮮紅色的觀光大橋連結雲林與嘉義二縣,橋身採尼爾森式鋼拱橋結構,以三個鋼骨橋環橫跨北港溪床二岸,長度為450公尺,橋面寬6公尺,完全為休閒用途,這座橋已是當地最著名的地標。在紅色觀光大橋的西邊,還有一座三號大橋,這座橋更新,結構更雄偉,近看相當壯觀。二座橋下有河堤相聯結,中間會經過一戶以傳統工法製作米粉的農家,值得停下來欣賞一番。再過去不遠就是已經廢棄的牛墟,雖然早已沒有牛隻的交易,卻仍保留早期的樣貌,只是荒涼許多。北港三號大橋是最新完工的交通要道,橋上車水馬龍,橋體結構設計雖不特別,也不算好看,但是夜晚時當橋上的燈光亮起,又是另一種極具現代感的面貌。
由三號大橋沿著文仁路回到較新的市區,經過台糖公園後又會進入北港的街道上,隨著距離朝天宮愈來愈近,各種古意盎然的小吃或特產又逐漸密集起來,即使是夜裡,這兒也不愁吃喝,真是個完全放鬆的好去處。
北港在地名物
說到在地名物,麻油大概是北港最特別的吧。雖然北港本地並不出產黑芝麻,但北港製作麻油的傳統歷史相當久。麻油味道香醇,是不可或缺的烹調食用油。當地使用古法製造,一部用了50年沒洗過的烏黑油亮機器,或一口深沈的油鍋,甚至老師傅滿是皺紋的雙手,都讓此地的麻油保有原味而遠近馳名。純手工製造麻油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每個過程都要恰到好處,溫溼度、蒸煮的火侯都需要長久經驗累積,這樣製做出的麻油絕非一般機器大量生產所能比擬,也許再過幾年,當老師傅逐漸凋零,這樣的手藝就會失傳吧。
除了麻油外,超好吃的在地小吃包括香菇肉羹、鴨肉飯、魯肉飯、麵線糊、廟邊假魚肚、圓仔湯、煎盤粿、北港大餅、花生、糯米麥芽等,保證樣樣好吃,吃一整天也吃不完。
注意事項
1.前往北港騎單車以汽車攜帶單車前往最方便。平日北港停車問題不大,若選擇廟會期間前往,車輛最好停放外離鬧區愈遠愈好,以免進得去出不來或被煙火爆竹炸傷。
2.冬季北港溪畔堤防風大,日夜溫差大,須注意保暖防風。
3.北港每家小吃的營業時間都不相同,例如廟口麵線糊的營業時間只有早上,中午便收攤,若要遍嚐所有小吃,最少得需要二天以上的時間才夠。
文:邢正康
本文轉載自歐都納股份有限公司戶外百科
邀您走入具有42年歷史的歐都納,在戶外休閒旅遊產業中,每年求新、求變,開發與代理專業性機能服飾、登山露營、休閒旅遊、水上用品、Atunas Bike單車人身部品,為全方位戶外休閒活動品牌。
[vc_button title=”歐都納粉絲團” target=”_self” color=”btn-primary” icon=”none” size=”btn-large” href=”https://www.facebook.com/atunas.taiwan//”][vc_button title=”歐都納官方網站” target=”_self” color=”btn-primary” icon=”none” size=”btn-large” href=”http://www.atuna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