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循阿桑來戞之名 探索八通關古道東段史徑

一開始走上八通關古道,一路看著只剩地基的駐在所、壘石砌成的駁坎、鑿進峻麗岩壁的步道......我總有類似的疑惑,為什麼這些遺跡會出現在這裡? 於是我踏上南安登山口起的四公里古道,循著對百年歷史的好奇走向阿桑來嘎駐在所......這個故事還需要從日治時期對於原住民的治理政策講起。

古道、理蕃、衝突

 

當年受到樟腦的經濟利益驅使,大量的資本家來到淺山地區進行伐樟製腦的作業,侵犯到了原住民族長久以來的家園而爆發衝突,總督府為了維護經濟利益與山區治安,對居住於山區的原住民進行管理,藉由現代國家的力量逐漸改變族人的生活。

 

1909年花蓮港廳在拉庫拉庫溪北岸設置阿桑來嘎駐在所,開啟了總督府對於這一帶布農族的殖民,當時是以「綏撫」為主的和平政策,嘗試與在地的族人建立合作關係。

 

今天的阿桑來戞吊橋,她連接著南北兩岸,與一段厚厚的歷史……

 

然而1914年太魯閣戰爭結束後,總督府利用第二次五年理蕃計畫所剩餘的資金和兵力,對原本以綏撫為主的南蕃進行武力威壓的槍枝收繳,企圖完全控制台灣的原住民,造成南部的排灣族和東部的布農族陸續發生大規模的抗日事件,而著名的「大分事件」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發生。

 

在布農族的文化中,槍枝不僅是打獵及保衛家園的武器,更是祭祀、祈求豐收不可或缺的儀器,過去族人從漢人通事手中購入槍枝的實際價格,往往遠高於日本政府眼中的市價,因此「銃器收繳」政策即便設有補償機制,在族人眼裡依舊與搶奪無異。

 

在日本警察眼中向來溫馴的布農族,在強硬的銃器收繳政策底下爆發了激烈的反抗,當時設置在拉庫拉庫溪流域的駐在所幾乎無一倖免,除了較有名的大分事件、喀西帕南事件外,位於北岸的阿桑來嘎駐在所,也遭到布農族郡社群的攻擊。

 

日治時期設立的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之碑,與族人祭拜所留下的香菸及檳榔

 

當時居住於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布農族人,主要可分兩個勢力,分別為居住在較為上游以郡社群(Isbukun)為主的 Isdaza、和中下游以巒社群(Takbanuaz)為主的 Taksingsing ,雖然彼此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競爭合作關係,但在遇到強大的外敵時則會聯合進行抵抗。在日方的文獻記載中,這一連串的抗日事件,是以郡社群中的大分部落所主導。

 

大分事件發生四年後的1919年,總督府正式於拉庫拉庫溪南岸修築八通關越道路,目標直指被認為是反抗主謀的大分部落,今日南安登山口到佳心駐在所間的瓦拉米步道,正是這條古道的其中一段。也就是說,這條古道已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

 

當年所設置的阿桑來戞駐在所在大分事件發生後撤廢數年,一直到1925年阿桑來嘎支線落成後,這個駐在所才又恢復設置,這條支線由佳心駐在所岔出,朝西北一路緩慢下降400公尺到溪谷,當時是以鐵線橋跨越拉庫拉庫溪主流,經過一段陡升然後腰繞進北岸的阿桑來戞部落。

 

這條路線在戰後曾一度隱沒在山野之間,直到2020年花蓮文化局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與卓溪鄉的族人合作,重新找出這條步道並進行初步的修復,今日熟悉航跡使用及找路能力的山友,可以順著這條步道前去一睹阿桑來戞吊橋的風采,至於接下來通往對岸的路徑則較為不明顯,需要具備更進階的登山能力才適合前往。

 

南岸的阿桑來戞支線在族人的整理後路徑變得較為清楚(左圖)、北岸的支線則仍依舊隱沒在森林中(右圖)

 

重回阿桑來戞

 

關於阿桑來戞之名的由來,我則是幾次在八通關古道與都市間的往返來回後,才慢慢更了解到。

 

阿桑來戞駐在所管理的塔洛木(Talumu)、阿布朗(Apulan)、阿桑來戞(Asang Daingaze)等部落,在1935年遷徙下山而被記錄為「廢社」,但為了防止被遷徙下山的族人又跑回山上居住,阿桑來駐在所一直到1940年才廢除。

 

今日沿著阿桑來戞支線走入這個駐在所遺址,會見到一個規模宏大的石砌駁坎平台,上方覆蓋著高度及腰的蕨類植物,只有幾顆粗大的九芎散佈於平台上,角落被整理出來的營地和三石灶,則是族人尋根和協助調查所留下的痕跡。北邊的溪溝在夏季是條潺潺流水的小溪,在最乾燥的季節抵達,也能在乾渴的溪溝中找到清澈的水潭。

 

今走上駐在所平台遺跡,布農族人尋根所留下的三石灶
平台遺跡上的九穹

 

從日治時期的老照片不難看出,這裡過去是個規模不小的聚落,今日在駐在所附近,也能看到許多家屋的遺址,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駐在所平台所使用的材料是不規則的大型石塊,而附近的布農族家屋是以石板堆砌而成,裡面所夾雜的不規則石塊,則反映出了材料選取方面就地取材的特性。

 

在布農族語中阿桑來戞(Asang daingaz)是「古老的部落」或「祖居地」或「大部落」的意思,對於布農族傳統地名較為了解的朋友不難發現,這樣的部落命名方式似乎較為特殊,拉庫拉庫溪流域多數的部落名都與附近的環境有關,例如之前提到的塔洛木(Talumu)有竹子的意涵,阿布朗(Apulan)則與附近出產石灰有關。

 

參考沙利浪的研究論文,耆老 laun istasipal 的解釋為:住在isnisnis(即拉庫拉庫溪下游)的巒社群族人,主要都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分散,所以稱這個地方為asang daingaz。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屬於 istasipal 氏族的故事,不一定能代表全體布農族的觀點,在過去的布農族社會中,「氏族」在社會結構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部落的移動與神話故事,在不同氏族中會出現不一樣的版本。

 

因此阿桑來戞這個地名,似乎是搬出去的族人對這裡的稱呼,那這裡最一開始時的地名又是什麼?在長野義虎1896年的生蕃地探險談中,似乎以「蚊仔厝社」來稱呼這個部落,然而參考張嘉榮老師的研究在日治中後期資料中,蚊仔厝社則被紀錄為馬嘎次拖溪西岸イボク社的漢名,因此阿桑來戞在更早之前的地名恐怕已難以追尋。

 

也喜歡關於台灣山林古道的迷人歷史、想在登山過程認識遺跡背後的故事、學習探勘技術、了解下山後可以吃哪一家臭豆腐……可以詢問景淮開設的
>>>客製化行程<<<

 

撰文/張景淮
攝影/張景淮
責任編輯/OT 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