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路編輯嚴選的四部電影都是經由真人真事改編,透過電影的張力,將這些在生命中追求極限的人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讓我們可以去感受我們從沒體驗過的角度去看見世界,即使平常不會從事這樣的運動,一定也會被那被近乎瘋狂的堅持震撼。
《聖母峰》Everest/2015
類型:紀錄片
一句話短評:能不能攻頂不是人可以決定的,是聖母峰決定的。
劇情介紹
紀錄1996年發生的真實山難,電影聚焦在登山顧問冒險登山隊及山痴登山隊,在順利攻頂後,卻因為延誤下山時間又碰上強勁的暴風雪,回程途中成員相繼罹難。由於這是攀登聖母峰以來人數次多的一場傷亡事件,又其成員大多是經驗充足的登山老手,因此也增加了大家對聖母峰的敬畏之心,再多的準備都沒有絕對的安全,就如同雪巴人所說:「能不能攻頂不是人可以決定的,是聖母峰決定的。」山有山的生命,我們只能凝視它,不能征服它。
延伸閱讀
1996年事件倖存者,強克拉庫爾出版了《聖母峰之死》,詳細記錄山難事件,甚至聖母峰登山歷史,以及攀登聖母峰對於人體的極限挑戰等。台灣倖存者高銘和亦針對此事件寫有《一座山的勇氣》。
賞析重點
本部片真實而冷靜的陳述了在聖母峰上發生的事實,沒有主角光環,沒有奇蹟,面對嚴峻的氣候環境,沒有人會刻意被上帝眷顧。
劇中有一段登山隊的成員們在聊天,分享明知道攀登聖母峰極其危險(也很昂貴)但為什麼卻還是來到這裡,大家笑答:「因為山就在那裡」但卻各自揣懷著不同的心情。一路編輯猜,或許大家也不知道該怎麼敘述,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來到這裡,有時候可能更多的是本能吧,出於對山的一種渴望。並且,在登頂過這麼多山後,有了解了站在山峰俯視大地的震撼後,就再也無法忘懷成功瞬間的悸動。
然而等價交換,越是美麗的事物往往越具危險性,人們總無法自拔的追尋。高山代表的是最接近神的領域,奧林帕斯山就是因為如此被視為眾神的住所千百年之久,也因此,對於高山的渴望,一定也帶著不明言說的浪漫想像,
除了登山成員的登頂的決心,以及面對風險的覺悟,我特別喜歡登山領隊羅伯霍爾(·飾)與妻子的最後通話。我相信,懷著寶寶的妻子一定是世界上最愛羅勃的人之一,但在最後的時刻,她卻理解這場暴風雪的意義,把握了最後的時間好好和愛人道別。很多人都會聲嘶力竭的呼喚,希望能喚起摯愛的求生意志,但身為登山愛好者的親人,羅勃的妻子理解箇中的危險,所以她選擇輕輕地與羅勃說聲最後的愛你。
《3D驚天洞地》Sanctum/2011
類型:冒險/劇情片
一句話短評:總有那樣一個地方、一件事,會成為你的聖所。
在洞穴裡,沒有上帝。
There is no god down here.
劇情介紹
改編自本部電影編劇安德魯·韋特,自身在西澳大利亞探洞時的真實經歷。講述知名海底探險家法蘭克(理查·羅森堡飾)在南太平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依沙·阿拉(有洞穴之母的含義)洞穴發生的洞難事件。是少數以洞窟探險(Caving)作為題材的電影,其中包含了攀岩、潛水、溯溪等等運動。面臨迅速來襲的熱帶風暴,卻沒能及時離開。經過大雨沖刷落下的土石將洞口掩埋,所有已知的通道都無法讓他們回到地面,避難不及的一群人只能深入洞穴中錯綜複雜的通道,尋找出海的一線生機。但卻在洞裡無情的關卡中,遭遇一連串的挫折,生還成員也漸漸減少。
賞析重點
本部片的重點放在主角父子關係的轉變。一直以來法蘭克對待喬許(雷斯·威克菲爾德飾)非常嚴厲,而這是因為在洞穴中,最微小的失誤都有可能讓你喪命,對一個人嚴厲是因為在乎。直到經歷這一場劫難喬許才深深了解法蘭克在此之前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最多人的生存所做的考量。
許多天才是這樣的,他們往往深陷在自己的熱情之中,對於一件事情非常擅長的同時,對於生活中的問題或是面對摯愛卻可能束手無策。電影中的法蘭克就是如此,他是地底探洞的翹楚,但面對妻子兒子,他卻不懂得當個好稱職的丈夫與父親。
Sanctum,密室,同時也是聖所的意思。對於法蘭克來說,洞穴就是他的聖域,來到這裡他才能得到平靜。在洞穴之外,他暴躁又不好相處,也無法帶給家人快樂,但他在洞穴裡卻能夠做出貢獻,被隊員們需要,在洞穴裡,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小時候,會覺得很多事情非黑即白,但漸漸長大才知道很多事情,從不同的個體出發,面臨的不同觀點,都有不同的難處。難以相處的
經常在觀看這類題材,大家會去角色的哪種行為是否符合道德,但在有餘裕下及絕境下做出的反應有可能截然不同,誰不想活下去,誰對生存沒有渴望?電影就是帶來更多的視野去理解人性,因此除了評判,希望看完這部片是帶來更多的檢討及學習。
《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2007
類型:戲劇/傳記影片
一句話短評: 生存就是一場極限運動。
當你想追求些什麼,你可能要放下一切。
If you want something in life, reach out and grab it.
劇情介紹
改編自真人真事改寫的同名小說,主角克里斯·麥肯迪尼斯(艾米爾·荷許飾)在完成了大學學業,便收拾行囊,將所有的存款捐出後燒掉現金與汽車,與家人斷絕聯繫後,獨自走向心中的最後一片淨土「阿拉斯加」荒野的求生之旅。雖
賞析重點
阿拉斯加之死的‘’極限‘’不在於刻意地奔向多麽危險的極限運動,而是真實的述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極限運動。有人說,克里斯之所以會出走荒野,是源自於他不幸福的家庭,並不是像他自己所言希望擺脫物質社會的綑綁。不過一路編輯認為,不管真實的原因如何,他都展現了與眾不同的決心,走向一條並不符合典範的路,雖然因此英年早逝,但卻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幫心解套。
路途上他也跟自己的堅持爭鬥,害怕依賴,所以選擇離開了志同道合的夫妻,還有想收養他的老人。我想家庭的爭吵或許是讓她害怕接受關愛的原因。當老人想收養他時,他是這樣回答,「等我從阿拉斯加回來後」,對克里斯來說,倚靠自己的力量去到阿拉斯加是一項約定,好像到了那裡他便可以重獲新生。
因為人類建立起了龐大的社會系統,讓我們的生存或許變成一場看起來較不嗜血的戰爭,但生活中的波濤洶湧,其實也證明了我們只是用自覺文明的方式在戰鬥。伴隨聞名的享受,也太輕易地為一些名詞下定義,比如成功、家庭、愛。孑然一身的話是否能找回自己?
克里斯雖然在荒野中輸給了生存的挑戰,但在生命的最後卻能對著天空微笑,我想這一路上的旅程,必定讓他對生命有了旁人無法參透的體悟。
《走鋼索的人》The Walk/2015
類型:戲劇/傳記影片
一句話短評: 夢想家不是瘋子,只是浪漫的偏執狂。
劇情介紹
改編自真實事件並翻拍2009年記錄片偷天鋼索人,講述法國鋼索藝術家菲利浦·佩蒂(喬瑟夫·高登·李維 飾)被馬戲團啟發之後便獨自練習嘗試,他喜歡走鋼索的感覺,甚至以走鋼索在街頭賣藝維生。當他知道美國將建成當時全世界最高大樓:紐約雙子星大廈後,便有了野心—要成為第一個在世界第一高大樓走鋼索的人。於是花了為期八個月的時間做訓練、規劃、找團隊,甚至不熄非法創入未啟用的雙子星大廈,在1974年的8月6日達成創舉的故事。
賞析重點
是一個天才的同時,對身邊的親友來說往往像個瘋子,菲利浦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熱情又帶著些許瘋癲的鋼索藝術家。之所以會稱之為藝術家,就是因為他所做出的突破與挑戰已被世人視為一種藝術。有句話說,「If your dream doesn’t scare you, means it doesn’t big enough」,而世上許多奇蹟,都是天馬行空的夢想家堅持做夢,才得以實現。
排球少年中提到,每個為排球瘋狂的人,一定都是因為在排球場上,自己打出了那麼一球,連自己都覺得「打得真好」的一球,從那時候開始,就會愛上排球然後無法自拔。只不過,要體會其中的樂趣,你必須要先有實力,足以打出「那一球」。我想不論追尋的是什麼,一場音樂演出、一場運動競技、一項極限挑戰,都是憑藉那瞬間的衝擊,讓人願意堅持努力,往更高的目標前進。沒有走上繩索的我們,是沒有辦法理解命懸一線對帶來的快感,自然也沒辦法菲利浦眼中屬於命懸一線的偉大浪漫。(註)
一路編輯非常羨慕一生擁有這樣熱情的人,抱持著永不倦怠的執拗探索這個世界,又或是不斷的追尋自己的極限。
或許有很多人會說,不懂玩極限運動的人腦子在想什麼,參加這些活動的意義是什麼,我想,有時候真的不需要懂,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留下註解,這些追求極限的挑戰者希望用怎樣的方式去詮釋他的人生,都是他們獨一無二的選擇。只要沒有後悔就好,或是即使在最後一刻他後悔了,在沒有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我相信這樣的勇氣不需要被評判。
很多人在社會的框架中待久了,會用相同的價值觀去論斷一個人,但相信,不論他們追求什麼,勇於追尋自己的人總是沒有錯的。
註:浪漫,romantic,原意是不切實際。
撰文/林瑀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