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北台灣越嶺 七堵到菁桐的徒步風景(上)

翻開台灣地圖,基隆河的中上游在瑞芳附近折了一個大彎,原本東北流向的河道折回西向而注入台北盆地。在轉折點下游孕育了汐止、五堵、七堵、八堵、暖暖等城鎮,瑞芳以上則催生了以平溪為主的聚落群,而夾在這個髮夾河灣中間的,則是所謂的五分山系。五分山系位處特殊位置,刻劃許多人群的身影,無論是清法戰爭在暖暖一帶留下的砲陣地與壕溝、先民為聯絡村莊而闢建的越嶺路、或採煤礦的設備與隧道遺跡,許多故事深藏在這些山區,等著人們細細發掘。而這一帶的山雖然海拔不高,但山頂視野極佳,俯看周遭山海勝景,或許也會對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有不同想像。這次小編要帶一路粉們走進這座布滿記憶痕跡山區,選了一條起點在七堵車站、而終點在平溪菁桐車站的越嶺路線,兩端接駁均可搭乘火車或公車,途中會經過拔西猴山、姜子寮山、鳥嘴尖等山頭,越嶺點則在汐平公路磐石嶺。期待能用不同高度、角度鳥瞰北台灣。

翻越一座山,翻閱一個故事

早上六點半,隨著火車搖搖晃晃來到七堵站,天色已經大亮。從後站出發沿著鐵道走,跨過拔西猴溪,遠方拔西猴山和姜子寮山都已經在晨霧中甦醒了。拔西猴這個名字,雖然有人認為是「跌死猴」或「爬死猴」的訛音,表示山勢之陡,但更可能像附近的後旦旦、暖暖一樣,是從過去平埔族的語言翻譯而來。

 

沉睡中的拔西猴山、內西勢坑山與姜子寮山。

 

跟著紀錄通過泰和橋、彎進山邊的產業道路與聚落,拔西猴山的登山口就在小溪上的橋頭邊,有很多登山路條指引。鑽進拔西猴山徑,路線沿著小溪蜿蜒,遇到深溝有簡易木橋,沿途也都有路條指引,不久路徑往稜線直上,在呼吸逐漸變得急促的同時,背後七堵、八堵市區也隨著高度爬升而浮現全貌。剛過七點,翻過最後一個土坡後,就來到拔西猴山頂了。拔西猴山海拔253公尺,山頂腹地不大,有一顆總督府圖根點,此時陽光細細灑落、汗水被清晨的風吹乾,真想在這邊坐下來吹風享受一下,但後面路還很長呢,稍稍整頓即繼續向深山密林裡走去。

 

 
拔西猴山頂(左),之後路況頗佳(右)。

 

不久遇到右邊往泰安瀑布的叉路,不取續走稜上。兩年前第一次來這路線時,這整段路還需要自行開路,但去年(2017)經過數個登山團體聯合探勘後,路條多了不少,路徑與指標都變得相當清楚。稜線上遇到至少兩條垂直交叉的小徑,那是過去泰安與暖暖間的通道,第一條岔路左可下往暖暖苗圃與外西勢坑山,沿路還可經過清法戰爭遺留下的炮陣地遺跡,而其餘岔路多沿著山溝下往西勢坑,但較危險,連藍天隊路標上都有特別警告。

 

繼續一路上下前行,左邊的視野也漸漸開闊起來,翻上一個小山頭,突然一泓清潭浮現腳下山谷,想必就是西勢水庫了。

 

遠眺基隆港、基隆嶼,右下的水潭是西勢水庫。

 

落成於1926年的西勢水庫,截取暖暖附近的西勢溪水,是日治時期為供應基隆地區用水而建造,也是台灣第一座專供民生用水的水庫。俯瞰這座水庫是這條山徑的隱藏版福利,由於潭面不大、又隱身在山間,因此只有周邊少數幾條山徑有機會看到她的倩影,拔西猴山這帶更是可以西勢水庫作為前景,遠眺基隆嶼、基隆山與五分山。續行稜上,翻越內西勢坑山後,稜線左側開始出現一些柳杉林,這也表示快接到姜子寮山的步道了。

 

小百岳姜子寮山

 

拔西猴山徑在海拔約600公尺處接上寬大的姜子寮步道。這條從泰安瀑布附近開始、直達山頂的枕木步道,全長號稱有兩千多階,而從這裡到山頂,大概也還需要再爬一千階左右。比起從拔西猴上來,姜子寮步道有細心維護的階梯,也遇到比較多遊客,但總覺得剛剛拔西猴那樣較富自然野趣的山徑讓人比較放鬆。

 

隨著步道拾級而上,時而穿越柳杉林,時而兩邊芒草夾道。據說在姜子寮山未選入小百岳、步道也還未興建時,山頂覆蓋密芒草,使很多山友視為畏途。在設施改善的今日卻早已成為台北周邊健行的熱門去處。2016年姜子寮山頂難得降雪,更是吸引大批民眾上山賞雪。好不容易爬上一千階後,山頂附近開始出現360度無敵展望,向西可見四分子尾山、汐止甚至微微尖起的101,向北則是龐然的七星山群;遠方的基隆港、瑞芳、暖暖歷歷在目,也可看到另一側的平溪聚落和基隆河上游,我們終於翻上五分山系的主稜了。

 

 

每一百階有標示,貼心提醒到山頂的剩餘階數(左);姜子寮山頂(右)。

 

姜子寮山頂遠望五分山、基隆山,與隱身背後的燦光寮山。

 

姜子寮山海拔729公尺,小百岳之一,基隆市第一高峰,有一顆三等三角點。這裡也是多條路線的分界點,遠方五分山延伸過來的稜線是五四縱走的前半段,從姜子寮景觀台旁邊繼續下接磐石嶺、石硿大崙,是我們接下來要利用的山徑;從姜子寮山頂也可以很容易看出,過去為了從平溪附近的基隆河谷翻越至瑞芳、暖暖甚至汐止,必有許多越嶺路線漫布在這片山域,這也使這個區域的山徑岔路很多,登山健行前必須做足功課否則極易迷途。在山頂逗留許久,雖然陽光不錯,但平地總蒙上一層淺淺的霧霾,連對面的七星山主峰都若隱若現。

 

姜子寮山頂遠望基隆河上游,及更遠的石碇山區。

 

淺嚐五四縱走 順訪鳥嘴尖

接下來是本次行程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取道五四縱走下磐石嶺這一段。五四縱走是北部頗負盛名的低海拔縱走路線,起點在瑞芳五分山登山口,終點在汐止四分尾山或大尖山,雖然全程海拔都在一千公尺以下,但長達20幾公里,翻越大大小小山頭,加上五分山至姜子寮山一段較少維護、甚至需要動刀砍路,因此有人認為比陽明山東西縱走還困難許多。不過今天我們只是借其中一段路淺嘗一下而已,反可細細品味這條山徑。從姜子寮山景觀台出發,彷彿行走在高山大草原,幾棵杉木矗立在山丘頂,小徑蜿蜒過芒草坡。基隆河的兩個生命階段並列在眼前─中年的基隆河流淌過右側山腳,河谷裡的摩天大廈彷彿海市蜃樓;而年輕纖細的基隆河上游輕快流過左邊縱谷,沿溪散布著小小的聚落,圍繞奇峰跌宕的群山。

 

這段途中有兩座值得一訪的山,分別是鳥嘴尖與石硿大崙。

 

鳥嘴尖山頂有一面醒目飄揚的國旗,是平溪林里長找人背上去、自行搭建而成的。在山頂遇到一隊從汐平公路上來的山友,大家開心地拿標示牌拍照,裡面有個阿伯是在地通,不需地圖就可指認附近的薯榔尖、燦光寮山、孝子山、獅公髻尾山等。聽到我這麼早從七堵越嶺而來,他們也相當驚訝,互相分享一下彼此的路況,聊了很久才繼續上路。時常覺得,不知道是什麼魔力,山裡面的人情味總是特別濃厚呢。續走一小段就會到石硿大崙,這座沒有基點的山,對五四縱走的人來說,大概極易被遺忘。但山頂旁有山友自行搭建的「觀景台」,站在這個私房位置,剛好正對山腳下一路蜿蜒到平溪的汐平公路,又能回望飄揚的國旗鳥嘴尖山頂,是心目中最佳的放鬆之處。

 

自石硿大崙回望姜子寮山(左後),與插有國旗的鳥嘴尖(右)。

 

蜿蜒的汐平公路是戶外單車的熱門路線,遠方聚落即是平溪。

 

過了石硿大崙,很快就會陡下磐石嶺。這裡有著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汐平公路的最高點,也是過去汐止往來菁桐、平溪數條古道的越稜點,同時也是五四縱走的中間補給站。雖然鎮守鞍部的巨石已因開闢汐平公路而消失,但過彎處仍有一間土地公廟默默守護。

 

延伸閱讀:【北台灣越嶺 七堵到菁桐的徒步風景(下)】

 

撰文、圖片/温凱傑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